天下為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0章,夫郎說,天下為紙,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dt>
&esp;&esp;張家這一代裡,家主的兩個兒子都已經透過科舉走上仕途,唯一的寶貝女兒也嫁給了個讀書人,旁支還出了幾個秀才舉人,並且女婿也在多年後成了一州巡撫。
&esp;&esp;如果張家不是謹小慎微,憑藉這些關係,買賣也能做到其他國家去,涼樓越古中懷林這句話也能改一改了。
&esp;&esp;經常出門在外,文序也聽過涼樓越古中懷林這句話,分別指大盛的幾位知名富商:涼州樓家,越鯉府的古家,中州懷城的林家。
&esp;&esp;據說這幾家是真正首屈一指的大富商,生意遍佈各地,在前朝皇帝那種刮骨一般的剝削底下,都能靠其他國家的生意儲存家底,和羅家這種大盛成立後才支稜起來的地頭蛇不一樣。
&esp;&esp;“對啊,所以八月節的時候得給我那遠嫁西南的妹子送點節禮。”文序笑道,“新婦進門總會遇到一些小問題,我這個做兄長的得表明一下存在,免得我那從小被養在閨中的妹子受了委屈。”
&esp;&esp;在古代,表兄妹的關係容易讓人想歪,他這個沒有血緣關係卻被張夫人親口認下的義子,倒可以以兄長的身份給盧泠鳶撐腰。
&esp;&esp;文序打算把這段關係當成親戚處,拋去利益之外,自然不能像做買賣一樣各取所求,銀貨兩訖。所以走禮自然也成了必不可少的環節。
&esp;&esp;聽到他的話,男人笑道:“對這個義妹,你倒是上心。”
&esp;&esp;“彼此彼此。”文序蹭了蹭男人的頸窩,軟乎乎道,“你對墩墩也不遑多讓。”
&esp;&esp;張夫人願意幫他,他就願意幫盧泠鳶,天臨帝對顧明野好,顧明野投桃報李,委屈自己也要帶著墩墩,他們夫夫兩誰也別說誰。
&esp;&esp; 回家第三天
&esp;&esp;就在學子們上門買完東西的第二天,文序剛睡醒就聽到青石說五更街上很多學子都已經啟程趕往府城,準備參加二十多天後的秋闈。
&esp;&esp;其實這個時候才出發已經算晚了,從伏峰縣到府城坐牛車都得十天,去到了之後可能已經沒有客棧可以入住,文序記得他們從府城回來之前,街道上的客棧就有不少風塵僕僕的書生前去訂客棧了。
&esp;&esp;有人怕水土不服早早就去了,有人想在秋闈前能多參加一些詩會,見一見其他地方的學子,增加自己的見識,所以提前一個月就去府城住也不奇怪。
&esp;&esp;青石老實道:“他們出發之前還拎了一些謝禮過來,說是自家醃的臘肉,種的小米豆子,小的聽到敲門聲出去,他們說完之後放下東西就跑,小的沒敢去追。”
&esp;&esp;那些書生平日裡看著手無縛雞之力,誰知道一個兩個跑得那麼快?
&esp;&esp;他剛撿起堆在地上的東西,一抬頭那些人就跑到街口了,那裡已經停了幾輛牛車驢車,書生往車廂一躲,他追過去也分不清手上的東西分別是誰的。
&esp;&esp;“既然如此,那就收下吧。”文序懶懶打了個哈欠。
&esp;&esp;知恩圖報總是好事,送的也不是什麼貴重的東西,對方給,他就大大方方收著。
&esp;&esp;文序洗漱好去到前院,正打算吃個早餐,盧府的二管家就帶著人上門告辭了。
&esp;&esp;“臨行前夫人交代小的兩件事,其一是把東西如數帶來給公子,路上別被不長眼的小官給截了,其二就是過來認認門,代夫人看看公子過得好不好。”
&esp;&esp;“如今事情已了,小的也該回去向夫人覆命了。”
&esp;&esp;文序點了點頭:“盧管家……”
&esp;&esp;管家一臉茫然:“公子,小的姓張,是張家的家生子,夫人出嫁時,小的是連同賣身契一起陪嫁到盧府的。”
&esp;&esp;“哦哦,張管家。”文序面色不變,“聽說乾孃喜歡吃點心,我寫了幾張點心方子,你拿回去讓人做了給乾孃吃。”
&esp;&esp;管家接過薄薄的兩張紙,一邊小心折好放到衣襟裡,一邊連連點頭:“誒,公子一番孝心,小的省得。”
&esp;&esp;文序:“……嗯。”
&esp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