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冷心冷肺沒心肝的皇帝
景州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98章 冷心冷肺沒心肝的皇帝,開玩笑,誰要當賢后啊?,景州記,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襄國公本人平庸又碌碌無為,可也不是什麼作奸犯科的大惡之人,大部分都是參襄國公世子的。
周宸這話倒也沒說錯,最該處置的人是韓文光那紈絝,襄國公本人倒沒什麼大錯。
太后滿腔的憤怒都被周宸這一句話給堵的嚴嚴實實,什麼都說不出來了。
半晌後太后才道:“皇帝誤會了,聽說文光做的那些事情,哀家都恨不得打死他了事,哪兒還會來求情。”
“不會忘記母后之恩”。
皇帝連這話都說出來了,可見是對她和襄國公大房一家子真的不耐煩了。
想到除了文光她還有其他幾個侄子,想到大皇子和瑤初,太后連一句給韓文光求情的話都說不出來了。
先帝在時,並不肯讓皇帝親近她,皇帝本人也沒什麼親近她這個繼母兼姨母的意思。
太后自是知道皇帝對她是沒什麼母子情可言的,皇帝對她向來只有表面的尊重。
對她心存一絲愧疚的先皇后去之前曾安頓周宸以後要孝順她。
可太后瞧著,這幾年她和瑤初做的一些事在皇帝這裡已經徹底將先皇后的這一點情分全部耗光了。
除此之外,早年太后還是皇后的時候曾經救過周宸一命。
其實也談不上真正的救命,替周宸擋了一支射偏的箭,那箭射在周宸身上也沒有性命之憂。
就算如此,周宸也記著她的恩。
為了一個不成器的侄子讓皇帝連她早年對他的救命之恩都用掉,儘管太后疼愛那個侄子,卻也覺得不值得。
太后臉色沉重又痛心,“哀家來是想告訴皇帝,要是文光真做了這樣的錯事,受什麼樣的懲罰都是應該的,皇帝不必看在哀家的面子上而有所顧忌。”
太后都這般說了,周宸自是當作無事發生,順著太后的話,他笑道:“母后大義,是兒子狹隘了。”
太后也沒在太極宮多做停留,周宸倒是很給太后面子,親自把太后送回慈寧宮,又回了太極宮。
瞧著皇帝挺拔高大的背影越來越遠,太后不由有些恍惚,皇帝和先帝真不愧是父子啊,背影瞧著都是極為相似的。
皇帝的外貌長相和他親孃並不相似,和韓家人也沒什麼相似之處,十足十的隨了先帝。
而先帝對這個唯一的嫡子也是極盡疼愛,自小把人帶在身邊教導著,其他兩個皇子可沒這個待遇。
先帝總共兩個女兒三個兒子,她進宮的時候只有兩位公主,大皇子和太子兩位皇子,子嗣不豐,可也從沒想過讓她生一個孩子,哪怕連個女兒都不肯給她。
若一直這樣也就罷了,可先帝又讓得他寵愛的淑妃生下三皇子。
多不公平啊。
得先帝喜愛的淑妃和三皇子心漸漸大了,竟生出想要取代太子的心思。
淑妃大概真是被先帝寵的沒腦子了,淨辦糊塗事,秋狩的時候竟想著能一箭射死周宸,沒了周宸,資質平平的大皇子哪兒會是她兒子的對手。
當然,這些都是在事發她給周宸擋了一箭之後被先帝查出來的。
先帝震怒,說翻臉就翻臉,直接毫不留情處死了自己寵愛多年的淑妃,把三皇子過繼到一戶無權又無後的宗室名下。
太后也就是那時的皇后瞬間覺得心底發冷,竟生出了她沒孩子也挺好的想法。
時至今日,事情過去十來年了,太后依舊清晰的記著她替周宸擋那一箭的原因。
周宸身上到底流著她韓家的血,周宸若是沒了,她韓家在京城中真是沒有一點立足之地了。
縱使她不喜歡周宸,瞧見那支朝著周宸射來的箭矢,太后還是下意識撲過去替周宸擋了那支箭。
太后沒想起來已經看見那支箭,十幾歲就已經武藝不凡的周宸許是能躲開那支箭的,
她其實是知道的,除了不讓流著她韓家血脈的周宸出事以外,她還存著能讓周宸更親近她們這一房的心思。
可如今看來,皇帝不愧是先帝親自帶出來的兒子,和先帝如出一轍的沒有人情味。
想到大房如今的境地,太后不由悲從中來,對此她無能為力,僅存的一點價值與其給了文廣,不如給瑤初和澤兒鋪路。
只要瑤初和大皇子成功,她們大房就不會沒落。
……
這事很快就有了結果,還沒到太后生辰那日就查的清清楚楚,那些彈劾的奏本上寫著的事情,樁樁件件沒一件是冤枉的。
周宸直接廢了韓文光的世子之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