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頭叔叔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65章 海商的絕境掙扎,大明輩分我最大,我的岳父朱重八,貓頭叔叔,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走私船已經停船,哪知道官軍水師根本不予以理睬,還在繼續開炮。不僅如此,又有一艘船開了過來,同樣露出黑洞洞的炮口,對著那走私船開炮轟擊。

更要命的是,由於一時焦急,走私船船底撞上了礁石,徹底走不了了。

於是只能站著捱打,生生捱了十幾炮後,船員們終於受不了了,紛紛跳海逃生。

那水師也不過來緝拿,彷彿只是在練習放炮,一炮接一炮,打打停停,直到將船打得面目全非,這才有幾艘小船聚攏而來,將船上貨物統統運走,然後才把船隻鑿沉。

三個月內,已經有十幾艘走私船被擊沉了。

……

寧波,古稱明州,歷朝歷代都是海商聚集之所在,朝廷往往在此設立市舶司,來管理海貿。

蘭苑,寧波最上得了牌面的青樓,花廳中,一群老頭子正在議事。

領頭的五個老頭子,別看一個個又幹癟又老眼昏花的,卻是整個浙江海商中的五大家,其餘後排那些個大大小小的商人、財主,都得仰他們的鼻息。

吳家家主吳世勳垂著眼皮喃喃:“永樂年間,官軍和我們井水不犯河水,他們運他們的,我們賣我們的,上下都打點好了的。怎麼到了宣德皇帝這兒,忽然就開始打擊我們了呢?”

說的是以往遠洋水師從不打擊走私的海船,甚至在南海,還替他們護航,以免受海盜陳祖義的搶劫。

王家家主老了,病倒在床,由長子王昌管事。王昌嘲弄道:“吳世叔,你那是老黃曆了,現在皇帝停了下西洋,官軍沒得吃了,所以要跟我們搶吃的。”

徐家家主徐書喬起身拱手對眾人道:“諸位,現在朝廷海上管得嚴,大家得議一議,議出來個對策。”

王昌微微一笑:“徐世叔有何高見啊?”

徐書喬不到五十歲,正是年富力強的時候,他朗聲道:“諸位,我們不妨做兩手準備,朝中那邊我們再打點打點。地方上,我提議召集諸位,前去杭州申冤。”

有人振臂呼道:“去杭州頂什麼用,又不是浙江都司的兵,得去南京才行。”

攔截海商們的水師都是遠洋水師,直隸於南京五軍都督府。

大家便議定組織苦主們帶上七大姑八大姨、全家老少一起去南京,告發徵西大元帥鄭和,草菅人命。

只因鄭和一直掛著徵西大元帥的印,統領遠洋水師,所以這幫人告他那是一點毛病都沒有。

於是一群人浩浩蕩蕩,去南京提告。

他們都是被擊沉走私船船員的家屬,他們抓住一條,按大明律,擅闖海禁的,不是個個都是死罪的,那些個普通船員,充其量也就是發配邊軍,如今許多人至今下落不明,水師要負這個責任。

鄭和不予理會,他是中官,即便有了罪責,地方上,哪怕是南京也無權審問他。

而水師隸屬南京京營,海上緝私如同作戰,哪管敵人是生是死。從來沒有聽過軍隊打死了敵人還要受審的。

鄭和心裡如同明鏡一般,海上緝私,從大義上來講是沒有問題的,因為大明律法規定了商人不得下海經商。

而且更為重要的是,緝私沒收的貨物,賣得的錢財,可是一大半進了內帑的口袋。

只要讓內帑又富裕起來,他的位置就穩穩當當的,不僅無過,還會有功,打死幾個船員算得了什麼?再說,朝中還有趙輝會保他。

此時的朝堂上,文官們特別是江南的文官們又開始群起而攻之了。

有的指責鄭和越權緝私,應該予以革職。

有的控訴本朝不該讓太監領兵,有違祖制。

一時之間,朝堂上又是一片唾沫橫飛。彈章中,是字字如刀,直刺太監們的心房。

徐書喬也去了南京,不過他可沒有去提告。他去了秦淮河,見了一個人。

“楊公子!請。”徐書喬十分恭敬地將楊稷請上花船,好吃好喝好招待,還有美女陪。

徐書喬主要求楊稷辦件事。

就是下海的號票文引,希望楊稷能透過關係,弄一些來。

所謂號票文引,是洪武以來的定製,相當於入海運貨的牌照,有了這個號票文引,就可以合法的下海經商。

這個制度來源於明初的海運制度,只有少量的商家能夠拿到這個牌照,而且還是運糧北上的號票。現在徐家偷偷摸摸地找到楊稷,就是希望透過他的關係搶先得到交趾號票,就可以在沿海的海商中佔得先機。

楊稷在席間與徐書喬稱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神級都市霸主

筍尖魔菇湯

八零重生,撩漢養崽致富忙

花間茶舍

獵蟲傳

笨小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