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促織王
貓頭叔叔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61章 促織王,大明輩分我最大,我的岳父朱重八,貓頭叔叔,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玉狸是一隻好運貓,在胡氏還未懷上朱祁鎮時,是她在宮裡偶然發現了這隻三花貓,便收養了它,取名玉狸。
在收養玉狸後,胡氏忽然好運連連,先是朱瞻基時常來臨幸,有時一連三天都來留宿,多次澆注之下,胡氏又再次有了身孕。
胡氏喜歡親自給玉狸喂吃的,玉狸總是乖乖蹲著,既不焦急也不爭搶,只是緊緊盯著胡氏的手,等到她準備好食物,這才張口來吃。
胡氏進出長寧宮,玉狸只要在,就豎著尾巴跟進跟出,就像個長隨一般,胡氏笑稱玉狸為“貓長隨”。
等到朱祁鎮出生,玉狸更是時常蹲著,寸步不離地守著孩子。宮人們不讓它靠近小娃娃,它便遠遠地候在房外,不鬧也不叫。
胡氏幽幽地醒來,她在夢中夢見了玉狸,夢裡玉狸還豎著尾巴在自己腳邊繞圈,那麼地貼心。
可等到夢醒,一想到自己的愛貓已經死於非命,胡氏又是不禁悲從中來,彷彿夭折了一個孩子一般。
宮女輕聲地稟報:“娘娘,王振求見。”
“給本宮更衣,等會讓他進來。”胡氏道。
王振進得殿來,恭敬地給胡氏行禮。
“娘娘,奴婢給您報喜來了。”
胡氏眉毛一挑:“何喜之有?”
“小爺他能識字了。”王振臉上的笑容燦爛,如同一朵花一般。
胡氏“哦”了一聲,想想倒也是,兩三歲的小娃娃,能認字倒也算是個驚喜。
“認得了什麼字?”
“認得了個‘一’字。”王振覥著臉笑答。
胡氏嗤笑了一下,“‘一’字就一橫,算得了什麼認得?”
王振搖頭笑道:“不同不同,大為不同,奴婢寫了‘一二三四五’五個大字,小爺能準確地認出來‘一’是哪一個,那得有多聰明才是。”
胡氏這才有些高興起來,便誇讚了王振幾句。
王振又唱道:“民間有歌謠,三歲能識字,五歲能背詩,八歲讀經書,十歲取童生,十二中秀才,十五當舉人,十九登金殿,御街上誇官,朝堂列前班,一生福祿安。”
胡氏聽了不覺莞爾,倒是覺著心情好了一些。
見胡氏的臉色好看了些,王振大膽道:“娘娘,奴婢近來覓得一隻蛐蛐,翅紫牙彎如桑剪,此蟲名號‘促織王’,特來獻給娘娘。”
胡氏擺擺手,“蛐蛐這種蟲兒,本宮不喜歡。”
王振便勸他:“奴婢知道娘娘心裡有著恨呢,可有時候呢,這恨無處可發或者乾脆不能發,這時候要排解,該如何呢?”
王振見自己似乎說到了胡氏心坎裡去,便接著笑道:“要排解,也是不難,只要尋對了道兒,便可瀉心頭之恨。”
胡氏心說:“我恨的是皇后,這又如何報仇?”
王振從懷中掏出一個蛐蛐罐來,笑道:“便在此道上。”
“誰惹惱了娘娘,就以此物來鬥,鬥者,既分勝負,又決生死!娘娘的心頭大恨,足可以解。”
胡氏意味深長地瞟了一眼王振,笑道:“本宮心裡有數了,你說得不錯,那就收下吧。”
自有宮女上前來,將蛐蛐罐子收下,好生收著。
自打朱瞻基登基以來,喜好鬥蛐蛐,“楚王好細腰,國人多餓死”,上行下效,宮內無人不識蛐蛐。
胡氏笑道:“你久在宮中,如何得來這善斗的蛐蛐的?我聽說厲害的蛐蛐能價值黃金十兩。”
“是趙國公給娘娘的一片心意,只是愁於進獻無門,就……”
胡氏笑了笑,“他有心了,這份心意我便收下了。”
趙輝此前覺著自己改變了歷史,讓孫若微當了皇后,想來孫氏之後生了兒子,這皇后之位是穩如泰山了。
萬萬沒想到,居然是貴妃胡氏率先生下兒子,被朱瞻基賜名為“朱祁鎮”。
這就有些令趙輝撓頭了,“莫非是中了‘誰當皇后誰生女兒,誰做貴妃誰生兒子’的詛咒?”(哈哈,哪位讀者在留言裡詛咒的來著)
令人尷尬的是,之前趙輝遊說立孫氏為後的事幾乎盡人皆知,以至於他跟胡氏幾乎成了天然的仇家。
這回好不容易找個機會,給胡氏送禮,希望能提前佈局朱祁鎮,為未來佔下先機。
“趙國公哪裡弄來的蛐蛐?”
王振笑道:“山東青州的蛐蛐,蛐蛐中的百戰精兵。”
胡氏這下更高興了,“替我謝謝趙國公。”
胡氏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