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頭叔叔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5章 張輔的求援,大明輩分我最大,我的岳父朱重八,貓頭叔叔,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等張輔說出他最終的想法。

“賢侄認為,是否有誰適合鎮守交趾呢?”

來了來了,這老狐狸,不就是想讓我說你就是那最適合的人麼?

趙輝微笑著抿了口茶,張輔等得望眼欲穿,好不容易等他喝完。趙輝才幽幽道:“本來國公爺是最適合的,可惜……”

“可惜什麼?”張輔急忙追問。

“皇上要遷都了。”趙輝頓了頓又道,“天子守國門,一遷都,南京在京衛所,大半要北調,國公爺你說說看,哪裡還有兵力管交趾。”

張輔頓時語塞。

過了良久,張輔才幽幽嘆道:“是啊,可憐我當局者迷,還不如一弱冠少年看得通透。”

張輔又道:“今日不妨你我交個心,賢侄覺得交趾局勢未來當如何?”

趙輝搖搖頭:“我官軍在安南殺戮太甚,安南百姓視我官軍如仇敵,視叛賊如父母。之後叛亂,必如星火燎原,此起彼伏。”

張輔苦笑道:“賢侄我知道你對我有成見,那時在交趾,你上書讓我嚴肅軍紀,我不聽,其實我是有苦衷的。”

張輔一五一十將實情相告,明軍調兵去安南,都是抽調的衛所兵,雖然衛所兵如朱元璋所說“養兵百萬,不費百姓一粒米”,但出征安南,明軍傷亡很大,除了叛軍此起彼伏以外,瘴氣疫病也對水土不服的明軍造成了很大的殺傷。

明初的軍戶,家中都有幾十畝地,可能有幾個兒子,然後其中一個兒子需要去當兵,其餘人卻能舒舒服服在家安享和平,這樣的情況下出來的兵,不逃亡就會軍紀敗壞。

還有一種是家裡的田畝被兼併了,本來生活就困苦,還要被差來打仗,家裡沒錢供養士卒(衛所兵當兵,家裡要每幾年提供一筆錢給士卒開銷),士氣就更差了,不殺人搶劫,軍官很難鎮得住。

張輔沒敢說這個衛所制在朱元璋創立時就存在天然缺陷,只說“太祖時便有不少衛所兵逃亡”。

“所以說,賢侄的‘在治不在剿’固然有理,但卻不合實情‘。”張輔總結道。

“因此,要治安南,必得先剿而後治。將那些冒出來的叛賊殺得乾乾淨淨,再從內地填入人口。三十年以後,交趾則又成一雲南矣。”

“所以,老夫想鎮守安南,不止是為自己,更為了大明。”

平心而論,趙輝被張輔說動了,他此行就是想讓趙輝在太子或朱棣面前敲敲邊鼓,替他做說客。

趙輝想答應幫他,一時又想起朱棣那猜疑的毛病,頓時糾結住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神級都市霸主

筍尖魔菇湯

八零重生,撩漢養崽致富忙

花間茶舍

獵蟲傳

笨小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