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張讓造謠
皮卡丘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9章 張讓造謠,人在漢末,我堂兄是劉備,皮卡丘丘,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從某些方面來說,劉宏還是個非常有能力的皇帝。
至少他沒死之前,大漢再亂,那也是大漢。他死之後,整個大漢才開始真正滑入深淵。
劉辨和劉協兩兄弟,劉宏是真的不太看好。不然的話,他也不會同意劉焉的方略,設定各地州牧。並且還將宗室之中有些能力和威望的人,安排到了各地做州牧。
為的就是有一天,他死了之後,皇權旁落,整個天下泰半還是控制在劉氏手中。
說不定就會再蹦出來一個漢光武帝一樣的人物。
畢竟再造乾坤是老劉家的傳統藝能了。高祖劉邦四十多歲拉桿子,七年時間就統一天下。光武帝更扯淡,雖然統一天下的時間長了點用了十幾年,但是基本盤可很快就打下來了,畢竟是位面之子加大魔導師。
劉宏就想著,萬一自己兩個兒子不中用,老劉家這麼多宗親,總能再蹦出來一個吧?
當然了,自己兒子能夠坐穩江山就更好了。
當年他靠著宦官制衡坐穩了江山,他兩個兒子肯定不能走他的老路了。畢竟他死了之後,這些宦官肯定得被清理一茬,朝中大臣們肯定也不會容忍內廷再一次跟外廷相抗衡。
雖然他跟張讓說的感人至深,實際上已經做好了讓自己兒子登基之後,拿這幾個老登下手,收攏人心的準備了。
治國,他劉宏有自知之明,那玩意就沒有學會過。
但是當皇帝,他是一把好手。
這種存亡續斷的事情上,他的智慧發揮到了極致。從心理上來說,劉宏是喜歡王美人所出的劉協的。因為劉協跟他很像,不管是外貌上還是性格上,都比較像他。有漢一朝,“類我”這兩個字太重要了。但是呢,在選擇繼承人這件事上,劉宏的做法很理智。
不去談主觀上劉宏怎麼想,直接去看劉宏怎麼做,便知道他是個什麼心思了。
兩個兒子的母族,都給安排了高官。
尤其是大兒子劉辨,嫡長子的身份讓他更容易被百官接受。所以劉辨的母族,也被劉宏特別優待。
大舅何進,是大將軍,封慎侯;二舅何苗也在去年被授為車騎將軍,封濟陽侯。
還都是軍職,掌握兵權。一個在中央,一個在地方。從這裡就可以看出來,劉宏想立劉辨的心思很強烈了。
不光如此,劉宏還以官位相誘,招來了天下聞名的遊俠王越,作為劉辨的劍術老師,其實就是貼身保鏢。
再看看劉協的母族呢?
劉協的生母是王美人,但是支撐他的卻是董太后。因為王美人生下劉協,就被何皇后給鴆殺了,劉協從小就被收養在董太后身邊。
董太后死後,劉協所依仗的只有兩個人,一個是已故董太后的侄子驃騎將軍董重,一個是董太后同族的後輩現在的東中郎將董卓。沒錯,董卓和劉協兩個人是遠親。
董卓麾下部將董承,也是董太后的侄子。董卓死後,將劉協從長安護送回洛陽的,也是這位。
這也是為什麼後來董卓一定要冒天下之大不韙廢立少帝,改尊劉協的原因。
因為劉協是他董卓的自家人。
劉平穿越之前也看過不少穿越漢末的小說,有些作者會安排主角穿越到劉辨身上,要麼幹掉董卓,要麼收服董卓為己所用。
其實這兩個路子都有點扯淡。幹掉董卓這個完全可以不考慮,以當時董卓的軍力,別說何進兄弟已經GG了,就算沒有,也不是董卓的對手;至於收服董卓更不可能,董何兩家鬥了這麼多年,除非董卓傻了,不然的話他只能選擇劉協。
這個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恨,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愛。董卓一系對劉協始終是抱有善意的,原因就在於此。
這也是為什麼十常侍之亂的兩兄弟逃出皇宮,董卓找到兩兄弟時,兩人表現天差地別的原因。
對劉協來說,董卓那是自己遠房舅舅;但是對劉辨來說,可就並非如此了。
回到正題上。
看似兩個兒子的配置都一樣,但其實差距很大。
何進和何苗兩個人不管是官職還是權力都要大於董重和董卓。且,劉辨嫡長子的身份,天生就在朝堂之中擁有擁躉。
還有就是,何進兄弟跟劉辨那是血親;反觀董重和董卓跟劉協呢?只不過是養恩。
雖然說是養恩大於親恩,但是在這種血緣關係為紐帶的宗法制之下,親恩顯然要更有說服力。
怎麼看,劉協的配置,都像是劉宏為了保住自己這個小兒子,而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