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修路不易
皮卡丘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章 修路不易,人在漢末,我堂兄是劉備,皮卡丘丘,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農耕發展的事情還沒討論完,劉平又被工部的人纏上了。
來找他的是田行和宋瑜兩個人。
一是為了彙報一下如今劉備集團的各種裝置總和,這是劉平要的資料;二是詢問修路的事情,這件事工部肯定是要主導的,他們倆來找劉平就是想聽聽劉平的建議。
事實上,這種具體的事務,劉平其實不怎麼插手了,尤其是修路這種事兒,田行、宋瑜兩個人都很熟悉了。
再一個劉平不想以後跟諸葛亮一樣,早早就累垮了身體。說到諸葛亮,這小子最近不知道是不是過得太滋潤了,圓潤了不少。
“得讓這小子乾點兒正事兒,別最後我給養歪了,那我可就沒臉見日後的四川父老了。”
想著諸葛亮的事兒,劉平笑了一下,隨後又看向田行和宋瑜兩個人,道:“你們統計的資料怎麼樣了?”
宋瑜這些年成熟了不少,劉平甚至覺得這哥們有點早衰的感覺,鬢角都開始有白髮了。
“目前就工部而言,物資還算充足。這些年格物司攢了不少家底子,但可以預見的是,不夠益州發展使用的。”宋瑜說話的速度不快不慢:“首先是耕牛,如今能動用的只有不到六千頭,準確的說只有五千八百六十五頭。”
“農具方面,受限於鐵產量,一直都供應不太上,現在庫裡還有幾千架,如果是用純木質的話,明年可以趕出來三萬架左右。”
劉平知道,他說的是曲轅犁。
這兩個也是重點,剩下的軍備數字,劉平不用他們說,自己心裡就有本賬。宋瑜和田行也很清楚,所以只挑重點的說,剩下的都合成了冊子,交給了劉平。
劉平翻看著資料,問道:“鐵產量不足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鍊鐵速度跟不上。”田行回道:“我們也在正在研究這方面的技術,但是目前還沒有什麼頭緒。”
劉平之前也瞭解過,還想著自己是不是掏出高爐鍊鐵的技術給漢朝人一點穿越眾的震撼。經過深入瞭解之後才發現,此時不光有高爐鍊鐵,甚至連用石灰石中和二氧化矽的技術都有了。
怎麼說呢,劉平在這件事上被漢朝人給了不少震撼。
劉平小時候村子裡還有大躍進時期留下來的高爐,對高爐鍊鐵還是有些瞭解的。可就他知道的那點兒皮毛,還沒有此時一個熟練的鍊鐵工人知道的多。
頂多人家不會表達總結而已。
有了劉平和格物司的介入之後,鍊鐵相關的技術、熟練工的一些小技巧和疑惑全都被整理成冊了。田行所說的研究,也正是基於這本小冊子開始的。
但是很顯然,現在還沒有更好的解決方案,或者說有進步,但是進步不至於對鍊鐵這一技術有革命性的創新。
聽了田行的話,劉平沉吟了一下道:“那就上人力,擴大規模。”
田行和宋瑜聽了都有些沉默。
劉平知道是因為什麼,種地、打仗、修路哪個不需要人力?擴大規模就能提高產量這事兒,他們倆肯定知道,關鍵是沒有人手擴大規模啊。
不是多修幾個高爐,多搞幾個冶煉廠這麼簡單的問題。
冶煉廠多了,需要的原礦就多。
這就意味著,在採礦、運輸、冶煉三個步驟上都要增添人手。眼下的技術水平,人,才是第一位的生產資料。
但偏偏缺人。
“某讓兵部和都督府配合你們。”劉平開口說道。
“嗯?”田行和宋瑜兩個人有些懵。
田行開口說道:“類似軍屯那種嗎?”
宋瑜則想的更離譜:“強拉壯丁,這不好吧?一來.....”
“打住。”劉平笑了起來:“你們想什麼呢?某是那種人嗎?”
田行和宋瑜兩個人尷尬的笑了一下,沒有接這個話。
劉平繼續說道:“人不夠就去抓人,西邊高原上胡人那麼多,抓幾萬個來先用著。”
看著劉平一臉平靜的表情,田行和宋瑜兩個人對劉平不是什麼好人的刻板印象又加深了。到底是什麼人才能這麼淡定的說出這麼可怕的事情。
“先抓一批青壯過來,幹上三五年,那也就是咱大漢子民了,到時候再放他們回去種地。”劉平繼續說道:“最好能把西邊的高原整個拿下來.....這個事兒你倆就不用操心了。我去跟左都督商量一下就行。”
田行和宋瑜兩個人聞言,同時點頭。
宋瑜又開口道:“那開路呢?有沒有什麼具體的路線?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