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行政團隊
皮卡丘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0章 行政團隊,人在漢末,我堂兄是劉備,皮卡丘丘,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平殺得夠狠。
要知道劉平幫劉備管理整個涼州才多久?幾個月不到的時間,除了涼州南部四郡,剩下的郡城,哪一個郡沒有千兒八百的人被劉平給弄死。
眼睛都不帶眨一下的。
如果現在有民調的話,劉平在涼州北部諸郡的支援率肯定非常低,跟特麼活閻王似的。
看著糜竺沉默,劉平笑了笑:“涼州漢胡雜居,自然要行非凡手段。而且某雖然殺了不少人,但可有一人不該殺?其中漢人又佔幾何?”
“長安卻不能這麼幹,不然不體面,只能一點點的改造,小火慢燉,溫水煮青蛙。”
糜竺點點頭,雖然心理上還是不能認可劉平殺人的做法,但是理性告訴他劉平是對的。
“眼下要做的就是讓主公在長安獲得民心,有了民心的支援,咱們做什麼都方便。在涼州是沒辦法,漢人還沒有胡人多,想要站穩腳跟,就得殺人。你啊,現在還年輕,以後你就懂了。殺人和不殺人不是看你我怎麼想,而是要看哪一個獲得好處更多。”
劉平這一套理論,糜竺知道很對。但是作為一個敦厚之人,他無法接受。
當然,劉平也沒必要在乎他接不接受。
幹活就行了。
安排好了事情之後,劉平帶著王銅棍和幾個隨從,便悄無聲息的離開了長安,直奔潁川而去。
.....
潁川是個好地方。
潁川以潁水而得名,大禹治水的故事就發生在此,不僅如此,夏朝的首都也坐落在潁川地區。到了秦始皇的時期,潁川正式被置為潁川郡,是秦朝三十六郡中最大也是最繁華的一個。
漢宣帝劉詢在位時,當時的潁川郡還多次出現“鳳皇”、“神爵”等稀世珍寶。
當然這種稀世珍寶,百分之九十九點九是特麼忽悠劉詢的。
從戰國時期開始,潁川就出了呂不韋、韓非子等舉世矚目的人物。秦漢時期,又有張良、晁錯等傑出的人才。及至東漢末年三國鼎立時期,潁川地區更是倍有人才出——郭嘉、荀彧、司馬徽等,都是潁川人。
簡單地說,這個地方出牛人。
之所以這個地方出牛人,主要是潁川可以說是整個大漢民辦教育搞的的最好的地方。
這地方吧,繁榮也就稍弱於京城地帶,人口稠密,又沒有京城這麼多的束縛。很多有名望的大儒,都喜歡來這裡開班授課。
說的粗俗一點,這地方有錢,又有人口,自然更吸引人。
再者,經濟發達地區的教育資源更好,這玩意一直到兩千年之後都是真理。
許多德高望重的大儒在此開辦私學、培養人才,比較出名的有張興、荀淑、李膺和宋均等。
而且更有趣的是,這些人在潁川講學的時候,除了講儒家的知識之外,還有夾帶一些私貨,又或者說大家有意識地在做同一件事。
那就是宣傳法家的思想。
儒家很有意思,跟法家不對,跟墨家更是打出狗腦子的。但是儒家厲害就厲害在,四個字上。
拿來吧你!
在宋明理學之前,儒家的思想一直都是活躍、變革的思想,不斷的吸收其他流派的精華,來擴充自己的思想體系。
如今漢室的很多讀書人,基本上都是儒皮法骨。
比方說劉備麾下的荀封、楊永、賈詡、李秀四人。雖然都是讀的聖賢書,但這聖賢到底是哪一家的可不好說。儒家的聖賢肯定有,但是他們也愛看看法家的聖賢,批判一下,琢磨琢磨陰陽家的著作,也批判一下。
這批判一下,那批判一下,最終都成了人精。
有沒有專心治學儒家的呢?
也有,但基本上都學廢了。
比方說號稱海內大儒的盧植,其實更擅長打仗;蔡邕這種天下宗師,其實更擅長修史,這就使得他所學頗雜。
更有名的就是諸葛亮了。
這位被羅貫中神化的諸葛丞相,準確地說是儒皮,內裡面什麼都有,更像是雜家。
漢唐文人風骨,也是因為這些原因,畢竟大家的思想都是活躍的,是不停進步的,人自然也就是活躍,是進步的。
用劉平的話來說,那就是物質決定意識,意識對人們改造現實世界具有能動作用。
瞅瞅漢唐的文人吧,多麼“能動”。
再看看宋明之後的絕大多數文人,思想僵化之後,人也僵化了,讀書都讀傻了。
劉平到潁川的第一站自然是荀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