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七個月亮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94章 聊角色,重生之影視女王,四十七個月亮,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我理解的宣姜這個角色,如果說嫁給衛宣王是被迫無奈之舉,但隨著她的成長,在王宮生存的她肯定也不是一個小白花。就像編劇沒有將她編成紅顏禍水。之前的老版電視劇並沒有完全跳脫出這樣一個框架,將宣姜變成了一個不甘心嫁給衛宣王,對太子汲愛而不得的人,至於其中有多少來自於不甘心,還是真心喜歡,這都無法得知。

“正如我剛才說的,她不是一個小白花,面對權力,她有被矇蔽雙眼的時候。權力是多麼甘甜啊,因為權力,她不得不出嫁衛國,她們這些王公之女全都是政治的工具而不得不遠嫁他國。因為權力,她被衛宣公搶入後宮,即使自己不願意,也不得不成為後宮一員。因為權力,她不得不聽任齊襄公的安排嫁給公子汲的弟弟頑,說什麼本來是要嫁給公子汲的,汲死了,兄終弟及,嫁給公子頑也是應有之義。

“所有的故事都忽略了主角宣姜是什麼情緒?或許人會說政治就是要犧牲的,可是政治就意味著不講人情麼?不講道德倫理麼?宣姜最後的結局不錯,嫁給公子頑以後,生了三子兩女,說明她生活的不錯,縱然性格底色有些悲切,但是卻又有些逆來順受,不和自己過不去,如果她對各種不公平的遭遇都憤怒,那她的結局或許就是死亡。

“很難批評這樣的‘苟且偷生’,我們權且用一個貶義詞來形容,但我們是否同時可以稱其為‘美好結局’呢?禮崩樂壞跟我個體生命有什麼關係?我既然都身不由己了,我還不能活得快樂一些,活得坦然一些?這裡面的邏輯聽著有些混亂,反正我也不是寫歷史論文。”進到姐姐,林年就迫不及待地分享自己對宣姜的看法。

“你之前演的是不是也是個什麼姜的角色?”

“是,文姜。”

“怎麼都是‘姜’,姜不是姓麼?”林斯把林年留的晚飯放入微波爐加熱,一邊疑惑地問。

“她們都是齊國人,齊國人姓姜嘛,至於名字,恐怕沒有吧?”

“所以你是一人扮了兩角?不擔心觀眾搞混你們倆麼?”

“之前本來是銜接的比較緊密時,我想過這個問題,現在是一下子兩年過去了,很多人可能都不太記得文姜的角色了,能記得奔放的床戲就不錯了。宣姜的性格特質我覺得和文姜還是很不同的。文姜對禮教是有些不屑一顧的,一切都為了自己順心,但是她也是能力出群的人,雖然年輕時的歲月略荒唐,連《詩經》裡記錄的都是吐槽她的。而宣姜一聲被動,她很想要遵循禮教生活,無奈現實不允許,只好說服自己自洽,逆來順受。”

“那是挺不容易的,怎麼感覺那個時候的女子的經歷都這麼坎坷呢,尤其是這些貴女?”

“我還看到有人說宣姜被自己的兒子朔和後來的公子頑嫌棄,我覺得也不是很對,不過誰有知道內情呢,大家都是根據現在的思維方式去思考古人。《左傳·閔公二年》裡就記載了這一段故事,說當初衛惠公即位的時候還很年輕,齊人就讓昭伯,也就是頑和宣姜私通,昭伯不同意,齊人就逼迫他,後來生了齊子、戴工、文公、宋桓夫人和許穆夫人。但是這裡裡面記錄德也太不清楚了。究細節的話,衛惠公即位是一開始的時候麼,還是第二次在位期間?如果是第二次肯定已經不很年輕了,第一次的話,齊人就已經讓昭伯去繼娶宣姜了麼?有沒有可能連衛國人自己也想這麼做,也就是昭伯頑的門客,想讓他透過娶了宣姜代替衛惠公去實際掌權呢?”

“編劇怎麼編的?”

“沒有編的這麼細,春秋戰國時那麼多諸侯國,每個國家的故事都太豐富了,如果仔細編來一個國家都可以拍攝一部三四十集的電視劇了,要真的這麼拍,我恐怕都可以靠這個系列養老了。”

“你什麼時候進組?”

“快了,其實早就開拍了,之前第一部的時候是一氣拍攝了齊國、魯國、楚國、晉國的故事,都是大國,第二部要拍的是秦、宋、鄭、衛、燕等國,劇組已經開始拍攝秦國、宋國故事了,我主要出現在衛國篇,可以晚點進組。中間隨著劇情發展,我會到魯國,但這一部分我也不確定會怎麼拍,畢竟那時候已經是齊襄公即位,他們會不會再把當初扮演齊襄公的角色請回來,是一進組就拍這一部分還是最後拍也都不知道。”

“拍這種劇跟拍都市愛情片有什麼區別?”說著說著,林斯自己就笑了,“你看我這問題問的彷彿是一個娛樂記者在採訪你。”說著還真就彷彿手裡有個話筒,裝作遞給林年的樣子。

林年也清了清嗓子,該配合你的演出我不能視而不見,“既然我親愛的姐姐聞起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他小說相關閱讀More+

黃金黎明 II+番外

姬泱

閃婚繼承人,我虐暴全場

唐萋書

拳打暴君腳踢女主!大佬都她小弟

濁酒清歡

農門貴子

昭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