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七個月亮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55章 在路上 4,重生之影視女王,四十七個月亮,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還不等其他五人反對,節目組連忙站出來替其他五人同意了。這個點子比他們自己想出來的方案可有趣多了。
眾人一番抗議,無奈抗議無效,只交換來當日每人多10歐的旅行基金,讓他們多一些晚飯的預算。
“小心一會兒我們都投你哦!”
“我們到時候是盲評,只有導演組知道哪道菜是誰帶來的。”節目組畫外音道,眾人無法,只好投入選擇美食的行動中去。
“先說好了,你們每個人都不能提前品嚐,只能透過外觀判斷出是否能吃以及好吃,然後選好以後,由我們的節目組付款買下,但是最終的食物還需要你們全部消滅掉,不能浪費哦~”
“知道了,知道了……”幾人裝作有氣無力地說道。
“我想要這個燻魚。”林年衝攤主指了一下。
“需要加熱嗎?”攤主問了一下,林年沒有聽清,又問了一遍,只見那人把燻魚往爐子的方向示意了一下,林年立馬明白了對方的意思。
“是的是的,謝謝,加熱好了以後直接給她就行了。”林年只想跟在自己身邊的執行導演,“我還想買點別的。”
確認攤主明白了自己意思以後,她便帶著口袋相機繼續往前走,攝像師留給了導演,方便拍攝一會兒燻魚剛出爐的場景。
快來到集市的盡頭,她看到一個賣湯的美食車。海報上印著大大的一碗湯,偌大的不鏽鋼鍋裡是稠乎乎的湯。一些來“趕集”的當地居民三三兩兩地站作一堆,一人端一個碗,腳邊還放著剛才採購的食材,聊著天就喝完了手中捧著的湯。
“你好,這裡面有什麼?”板子上用當地文字寫著配方,無奈林年不認識,只好張口問。
“發酵的捲心菜,豬肉和各種香料。”做湯的大叔是一個大鬍子的中老年大叔,身寬體胖,聽不太懂林年說什麼,還是旁邊收銀的年輕人回答的。
賣相看上去不太好,但是自己費勁問了配方卻不要讓她覺得不太好意思,環顧四周,“這麼人都端著碗站在這裡喝,應該好喝吧?”
“我要兩碗湯,帶走,謝謝。”
回到聚集的地方,其他人都已經回來了,為免被他們看見自己帶回來的東西,她小心翼翼地將袋子藏到身後。
工作人員已經趕到,用相同的袋子裝了起來,這才解放了林年的雙手。當然這些細節的東西,並沒有剪到正片裡。
第一道端上來的,林年一看就知道是自己買的燻鮭魚,被導演組處理成了六份端了上來。
“燻魚是拉脫維亞的地道美食,呈現出波羅的海的味道。這裡的燻魚種類主要有鯡魚,就是鯡魚罐頭那種鯡魚,還有鮭魚和西鯡,每一種魚都經過榿木或杜松木精心熏製,創造出誘人的香氣和獨特的味道。一般是作為開胃菜,好啦,你們現在可以開始吃啦。”
陸姳是個老饕,平時就熱愛品嚐各種美食,鮭魚特有的橘紅肉色看上去就很新鮮。她第一個下筷夾起來吃了一口,細細品嚐。
“口感細膩,因為是熏製過的,明顯要鹹一些,配粥喝會很好喝,想象一下熟透的蛋白質帶著木質的香氣,被小米粥或棒碴兒粥的熱氣一激,哇塞!”
王琳、和詩等人看到陸姳下手了,也紛紛下筷嘗試起來。
“味道確實不錯,只是有些冷了,海鮮獨有的腥味出來了,吃著就不是特別好。”
和詩不愛吃海鮮,她本想放棄嘗試,但是還是夾了一筷子,露出無奈的神情:“不是我的菜,我雖然是海邊長大的,但是就怕聞海鮮的腥味兒,從小就被我爸媽說嬌氣。”
“我覺得配著麵包吃也不錯。”等著別人品嚐完並說出評語的空當兒,鄒承安已經吃完了小碟子裡的一塊魚肉,甚至還想再來一塊。
反而是廖睿明面前的小碟子則是完全沒有動,“這一局我投棄權票,可以嗎?“我不是不吃,是不敢吃,我對蝦這種高蛋白的東西過敏,一吃就肚子疼,有點像喝不得牛奶的人的那種乳糖不耐症,我是‘高蛋白不耐症’。”
“你不吃,那就給我吧,詩姐,我還挺喜歡的。”
“你不嫌鹹?”王琳在旁邊詫異道。
“不嫌,和他倆相反,我就喜歡吃海鮮。”
第二道菜是土豆煎餅,一口咬下去,酥脆的外殼裹著軟糯的土豆泥,夾雜著豌豆、洋蔥碎和各種香料。蘸一下旁邊的酸奶油,風味更加獨特,還挺好吃的。
“怎麼說呢,有點像國內夜市吃到的土豆餅欸。只是平時都不太敢吃,我還是大學時某一天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