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散會
阿東正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40章 散會,當司馬懿穿越北宋,誤上梁山之後,阿東正傳,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
林沖在聽見曹參將如此說道後,一時之間竟無言以對。
雖然聽著好像是這樣一回事,可是總感覺哪兒哪兒都不對。
“哈哈哈”
恰時吳用當即大笑道:“曹參將言之有理,我梁山軍絕不會成為像方賊那樣的叛軍,更不可能舉兵攻入東京。”
隨即語氣一轉,正聲說道:“只是不知下一步,我們又當如何行事。”
“眼下事態緊迫,我們已然在揚州耽誤一個月了,若是梁山軍在不有所行動依舊按兵不動的話,恐怕”
司馬懿看著吳用微微點了點,繼而平聲說道:“是時候該有所行動了。”
又在環視堂中眾人後,正聲說道:“接下來的計劃是,我們梁山軍要在張叔夜的率領下,再次過江剿賊”
不過時後,廳堂眾人各自散去。
楊再興帶著林沖、花榮等人悄悄離開了此街。
此刻廳堂內,便只剩下了司馬懿與吳用二人。
司馬懿看向吳用,率先拱手點頭說道:“感謝吳軍師這段時間以來的暗中相助。”
“曹軍師言重了”
吳用連忙拱手回禮道:“這些本就是吳某應做之事,也是對梁山軍有利之事,要說感謝,也應當是吳某感謝曹軍師才是。”
如此說著,二人不覺相視一笑,一切盡在不言中。
吳用此前許多所做之事,並沒有與司馬懿交談過。
一切的一切,都是因想彼之想,都是吳用自己推測出來的,進而才有所行動。
而司馬懿自然早有猜到,即便不用他多言,吳用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猜到他的心思。
很多事情不用多說,自然就知道應該怎麼做。
如此他也少了許多麻煩,這一次計劃的順利進行,自然是少不了吳用在暗中的許些幫助。
而在吳用看來,這些事情也很好的體現了他吳用自身的價值。
同時吳用自己也很喜歡這樣的感覺,這是昔日跟著宋江所體驗不到的。
昔日跟著宋江的時候,總是有一種難以言喻的束縛感。
現在想來,這種束縛感,應該就是目標,或者說是理想。
人就是這樣,只要在擁有遠大的目標之後,狀態自然就會得到改變。
司馬懿繼續說道:“吳軍師對張叔夜此人怎麼看?”
“張叔夜?”
吳用在思索片刻後,平聲應道:“吳某聽說張叔夜此前曾在西北一帶領過兵打過仗,而後回到東京又擔任過中書舍人,也算是資歷深厚文武雙全。”
“若非後來遭到了蔡京的排擠,此時他就算成為不了宰執,至少也是一部尚書了。”
“故而吳某認為,張叔夜此人確有赤膽忠心,而且也有些心計有些本事,只不過”
吳用說著一口飲盡杯中茶水,繼續沉聲說道:“只不過張叔夜的弱點也較為明顯。”
“張叔夜雖說文武雙全,但並沒有太為突出的能力,總體而言較為普通,有守成之能,但並無開拓之力。”
“張叔夜他今日在城門口處的表現,就明顯的體現了這一點。”
“對於這樣的人,吳某認為可先利用,待將來事變之後處置也不遲。”
司馬懿聞言,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
在這一點上,吳用與他的看法倒也差不多。
如此看來,將來這吳用確實可以成為他很好的副手。
至於忠心不忠心的問題只能說,大廈將傾,非一木可支。
隨後司馬懿又向吳用說起了,關於劉高飛的事宜,也就是劉高飛想要染指梁山軍兵權的問題。
或許在某些人的眼中,這梁山軍就是一塊香餑餑,是人不是人都想要插上一手。
畢竟梁山軍的價值,早就已經體現出來了。
吳用在聽見曹參將如此說道後,當即便低頭陷入了沉思之中。
對於這一點,他當然早有察覺。
只是沒有想到,劉高飛竟敢如此膽大包天,算盤打得是叮噹響。
片刻後,吳用看向曹參將正聲說道:“曹參將,劉高飛此人志大才疏,只是其身後有些背景。”
“吳某以為,眼下只需想辦法敷衍他即可,或許將來有一天,在需要謀劃張叔夜的時候,還能夠利用這劉高飛。”
司馬懿微笑著點了點頭,實際上,他也是這樣想的。
乍一看劉高飛那傢伙兒好似有些厲害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