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出發江南
阿東正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99章 出發江南,當司馬懿穿越北宋,誤上梁山之後,阿東正傳,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翌日清晨。
司馬懿突然得知了一件,他沒有想到的事情。
便是蕭讓、金大堅、皇甫端、樂和等幾人,此時人已經不在營寨中了。
據說是白日裡又有專人傳聖旨下來,已經將他們調入了朝廷另有他用。
他有想到,這幾人都有一個共同點,便是有著與朝廷有用的一技之長。
但這絕不是最大的共同點,最大的共同點應該是,他們這四人都不願跟著他們梁山軍混了。
換言之就是,他們並不看好梁山軍,所以想要儘快抽身脫離。
故而他們幾人才另想辦法,讓上面下令將他們調走。
這一點司馬懿倒是疏忽了,沒想到那蕭讓嘆幾人竟然還有這樣的本事,想必他們在朝中也是有人脈的,不然豈是他們想走就能走的。
之前確實小看了他們,也不見招安的時候跳出來。
不過嘛你蕭讓等人想要在這種時候抽身?這是不可能的。
且讓你們高興一段時間,也最好是能混出個樣子來,日後待有機會,還會在找上你們。
幫忙是必須,不幫就全部拉下來。
梁山泊這艘船,一旦登上,就絕不允許有人在中途下船。
如果有那也只能是丟進水中餵魚的屍體。
而此時梁山軍已經收拾好了東西,就要正式整軍上路。
由樞密院事鄭居中,代天子為梁山軍送行。
一直將梁山軍送出開封府之後,鄭居中才準備要折返回東京。
在開封府與陳留的交界處,張叔夜、宋江等人正在與鄭居中做著最後的道別。
言語之中,宋江不斷表現出對鄭居中的招安感激之情。
鄭居中則表示,都是為國出力而已,不需要感激不感激的。
只希望你們梁山軍在抵達江南之後,能夠旗開得勝,並在最短的時間內,掃除方臘這一大禍患。
宋江絲毫不猶豫的拱手應道:“請鄭樞密放心,也請鄭樞密能夠轉告官家,宋江必不辱使命,不滅方臘,誓不還朝。”
“這是自然,告辭”
片刻後,待鄭居中的身影完全消失後,張叔夜才下令繼續趕路。
目前梁山軍的最高統帥,自然就是有著淮南經略使職位的張叔夜了。
當然了,張叔夜目前真正能下令管制的,除了自己帶來的一些人以外,也就唯有宋江一人而已。
至於梁山軍其他人,誰會去認他呢。
而張叔夜也是很有自知之明的,他當然只會向宋江一人下令。
宋江待聽到張經略的命令之後,立刻命令全軍,繼續前進。
走在最前方寫著‘順天護國’的杏黃大旗之後,張叔夜與宋江二人並肩走在最前。
一邊走著,還一邊不停的細細交談著,看起來是在商議此行的要事。
盧俊義等人緊隨其後,再往後是連綿數里的隊伍。
司馬懿騎在馬上早有注意到,張叔夜並不是一人來的,也不是單單幾人來的,而是整整跟來了三四千禁軍。
而這幾千禁軍看起來,倒也有那麼三分軍隊模樣,想來不是那種只知道修房子修路的那種閒雜禁軍。
整個三衙之中,能有這般模樣的禁軍定然不多,加起來能不能湊出個萬八千都難說。
結果在這一次出征方臘時,還硬是精挑細選的湊出了三四千給張叔夜帶著,其意義自是不言而喻。
不過此舉又是誰提出的呢,首先排除王黼與蔡京這兩位宰相,他們可沒有閒工夫、更沒有必要來做這樣的事情。
而樞密院的那幾位,就是想做也沒有這個能力,別看樞密院在名義上管著禁軍三衙,但實際的控制力著實有限。
那麼除去這些不可能,就只剩下皇宮中的內侍省了。
只有內侍省發話,此事才能夠在短時間內做得到。
如此看來,這內侍省之中還另有高人。
“曹參將,可是在想江南之事?”
一旁騎馬在側的吳用,突然出聲打斷了司馬懿的沉思。
司馬懿緩緩應道:“是啊吳參將,聽說那方臘隊伍已有幾十萬之巨,想要勝利恐是不易吶。”
如今的他們,也不再是軍師了,而是參將。
參將這種官職,可以什麼都管,也可以什麼都不管,主要還是看上級的統制如何安排。
更加軍中職位,統制之下便是校尉,一位校尉又管五營,每營一百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