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東正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8章 繁華之下的荒涼,當司馬懿穿越北宋,誤上梁山之後,阿東正傳,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新曹門、通津門、朝陽門,都是位於東京東面的三道城門。

司馬懿等人本是從新曹門而入,又在距離較近的酒樓入住。

所以去往通津門的路,並不算遠。

時遷走在隊伍最前帶路,他之前就來過東京不少次,而且因為他的專長之技,使得他對於道路有著天然的直覺感。

司馬懿與楊再興則是跟在後面,一邊走著,一邊在街道上東張西望。

他們兩個都是第一次進入東京城,也算是看個稀奇,特別是對於楊再興而言。

他們現在所處的位置,正是靠近城牆的地方,正是圍繞著城牆而建的街道。

按理來說,像這樣的街道,應該顯得比較空曠才對。

但司馬懿眼中看到的是,街道之上人來人往。

道路兩旁擺滿的各種小車,小車上正賣著各種貨物,攤主們也都在賣力吆喝著,整個場景都顯得十分熱鬧。

他不禁感慨,外城既是如此,那麼內城又當繁華到什麼地步了呢。

但值得注意的是,他清楚有看到,那些一排排蹲坐在城牆牆邊的那些乞丐們。

看上去,他們都在無助中等待著死亡。

而這樣的情況,在一路上已經看到不少了。

每條道路拐角處都有這般流民,暴屍荒野者更是不計其數,道路兩旁亦有無數白骨。

所以司馬懿眼中的宋朝,最多隻有兩分繁華,剩下八分皆是荒涼。

而這些流民,便是宋朝外強中乾的最有力證明。

司馬懿清楚的知道,流民一旦開始大規模出現。

這也就代表著,朝廷內部已經出現了極大的問題,在國家政策上已經出現了極大的缺陷。

這些流民便是這些問題的最終承擔者,同時也在極速消耗著大宋國力的潛力。

就如同大漢末年的時候,流民四起,何止百萬。

待張角旗幟一揮,那些走投無路的流民們便紛紛響應。

最後雖沒能成功,但卻嚴重影響到了大漢的根基。

司馬懿之前從朱貴那得知,近年以來,像梁山泊這樣的好漢聚義並不在少數。

說是好漢聚義,但其實就是造反,造朝廷的反。

他們規模有大有小,人數也有多有少,只不過都沒有到張角那種程度罷了。

司馬懿當即意識到,這宋朝的國運怕是不長了,天下又要亂了。

就在這時,他又猛地想起了當初,公孫勝那傢伙給他說的話。

公孫勝說,‘如今朝中奸逆當道,目光短淺,如此這般下去,不出數年,恐有亡國之危機。’

最後還說,‘只有你曹懿來逆轉這一切。’

對於前一個問題,司馬懿已經親眼看到了,這宋朝確實是快要完了。

至於後一個問題,讓他司馬懿來逆轉這一切?

什麼意思?

怎麼逆轉?

改朝換代?

司馬懿想到這裡,微微搖了搖頭,現在想這些還為時尚早。

不管怎麼說,只要上面的皇帝沒有出現變動,那麼這十年八年的還是不會出什麼問題的。

等等

他忽的又想到,公孫勝還說過北方有變。

這個北方有變具體又是指什麼?

這與宋朝的亡國之危機又有何關係?

現在司馬懿有些想將公孫勝那傢伙拎出來,然後暴打一頓,要麼你就別說,要麼你就說完。

說一半留一半是什麼意思,就等著讓他來猜是吧。

算了,或許,等到了合適時機,他自然一切就明白了。

畢竟他有的時候也需要對其他人這樣說話,有的話確實不能明說,明說了,事情就變了,如此反倒不美。

司馬懿停下腳步,又叫住前方的時遷。

時遷回過身來問道,“曹哥哥有何吩咐?”

司馬懿將目光朝向城牆邊望去,輕聲問道:“時遷兄弟,看到那些人了嗎?”

時遷順著曹軍師的目光看去,只見是城牆邊的那些,挨著一排又一排的流民乞丐們。

疑惑的問道:“小弟看到了,不知哥哥”

司馬懿平聲說道:“等回去後,你從戴宗那裡支些錢出來,將錢全部用來買糧食救濟他們。”

“啊?”

時遷聞言一驚,這是個什麼事,為何要這麼做。

但他也沒有多言,只是點頭應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全職公敵

石三

星辰之主

減肥專家

觸及天穹

何以執筆

修仙

易折

大唐:九五至尊

小波波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