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楚嗚嗚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38章 金光寺冤屈,鎮壓黑暗西遊,本座昴日光明帝君,吳楚嗚嗚嗚,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悟空遵從三藏命令,上前問和尚道:

“那和尚,你等一下,我且問你,你是哪個寺裡的?犯了什麼事要披枷戴鎖?”

僧人跪倒道:

“爺爺,我等是金光寺負屈的和尚。”

悟空再問:

“金光寺坐落何處?你等怎生負屈?”

眾僧道:

“轉過隅頭便是金光寺。”

眾僧環顧四周無人注意,低聲求道:

“爺爺,不知你們來自何方,只覺我等似是有些面善。負屈一事在此不敢奉告,請爺爺到荒山一敘,具說苦楚。”

悟空看向三藏,三藏點點頭道:

“那就且隨他去寺中,仔細詢問緣由。”

取經眾人同僧人一齊來到山門,只見山門之上橫寫七個金字:

“敕建護國金光寺”。

僧人為三藏師徒推開山門,請其入內。

眾人看去:

古殿香殘燈焰冷,虛廊葉亂卷西風。

千尺凌雲塔,幾株養性松。

階下殘紅埋野徑,簷牙蛛網鎖雕櫳。

鼓蒙塵,鍾鏽蹤,苔侵畫壁色朦朧。

法臺積塵梵音寂,蒲團巢雀鳥作朋。

縱有爐寒積舊灰,梵鍾鏽透寂寂空。

三藏不禁心中發問:

“西牛賀洲之地,怎會有寺廟荒涼至此,僧人個個戴枷?

難道此難又是重振佛門信仰?”

眾僧們頂著枷鎖走在前頭,將正殿推開,請三藏等人上殿拜佛。

三藏抬眼一看,緩聲道:

\"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只在汝心頭。

這丈六金身若拜得重了,反教人把泥胎錯認作真如。\"

眾僧們面露愕然,隨即敬佩合掌道:

“上師佛法精湛,見地高深,我等不如。”

眾人又隨僧人轉於後面,見那方丈簷柱上又鎖著六七個小和尚,三藏皺眉問道:

“這又是為何?”

僧人們回道:

“與我金光寺負屈一事有關。

還請入內詳敘。”

及到方丈,眾僧俱來叩頭問道:

“列位老爺相貌不一,可是東土大唐來的麼?”

三藏聞言,心中確信此處又是一難。

八戒笑道:

“師父,想必又在這裡等著我們哩!”

悟淨則是搖搖頭。

悟空問道:

“你們怎麼知道?

莫不是有什麼未卜先知之法,在此地專門候著我老孫?”

眾僧道:

“非有未卜先知之法,實為冤氣沖霄之故。

因我等負屈銜冤,無處剖白,晝夜向虛空泣告,驚動三界神祗。

昨夜眾魂感格上蒼,得蒙佛祖垂慈,敕令揭諦託夢,說有個東土大唐來的聖僧,救得我等性命,庶此冤苦可伸。

今見老爺這般異象。

故認得也。”

悟空點點頭,目光穿過寺廟向半空望了一眼,說道:

“既然如此,你且說說有這裡是何國度?

你等又蒙受了甚麼冤屈?”

眾僧跪告道:

“爺爺,此城名喚祭賽國,乃西邦大去處。

當年有四夷朝貢:

南月陀國,北高昌國,東西梁國,西本缽國。

年年進貢美玉明珠,嬌妃駿馬。

我這裡不動干戈,不去征討,他那裡自然拜為上邦。”

三藏問道:

“東西梁國是西梁女國?

為何都拜你國為上邦,年年進貢?

莫非是你這國王有道,文武賢良?”

眾僧道:

“回爺爺,確實是西梁女國。

各國來拜,非國君、朝臣之功。

文武並非賢良,國君也不是有道。

有此盛景,乃我金光寺寶塔之功也。

昔年祥雲接仙闕,瑞靄條條通天門。

晝噴彩氣,夜放霞光,萬里人人能見,四國無不同瞻。

故此以為天府神京,四夷朝貢。

叵耐三載前孟秋朔夜,夜半子時忽降血雨如傾盆。

待至東方既白,萬姓驚惶,千門慟泣。

文武百官啟奏君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玄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魔妃很傾城:神君求放過

肥糰子

四極海歌

楊家後生

師父請入懷

紅袖一拂

薄愛:三嫁王妃

淚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