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太宗還陽
吳楚嗚嗚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97章 太宗還陽,鎮壓黑暗西遊,本座昴日光明帝君,吳楚嗚嗚嗚,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卻說十八年之後,觀音菩薩這才來了。
見玄奘在寺中修行,也不做他想。
徑往長安城去了。
只見觀音菩薩安排袁守誠要斬了涇河龍王,又給了他回生之機。
就是讓涇河龍王去求唐王。
問斬行刑之人乃是人曹官魏徵,
魏徵是唐王駕下的丞相,若是討唐王個人情,方保無事。
涇河龍王也不回水府,只在空中,等到子時前後,收了雲頭,斂了霧角,徑來皇宮門首。
此時唐王正夢出宮門之外,步月花陰,忽然龍王變作人相,上前跪拜。
口中叫道:
“陛下,救我,救我!”
太宗雲:
“你是何人?朕當救你。”
龍王雲:
“陛下是真龍,臣是業龍。
臣因犯了天條,該陛下賢臣人曹官魏徵處斬,故來拜求,望陛下救我一救!”
太宗曰:
“既是魏徵處斬,朕可以救你。
你放心前去。”
龍王歡喜,叩謝而去。
卻說魏徵丞相在府,夜觀乾象,正爇寶香,只聞得九霄鶴唳,卻是天差仙使,捧玉帝金旨一道,著他午時三刻,夢斬涇河老龍。
這丞相謝了天恩,齋戒沐浴,在府中試慧劍,運元神,故此不曾入朝。
卻說那太宗夢醒後,念念在心。
早已至五鼓三點,太宗設朝,聚集兩班文武官員。
卻不見魏徵丞相。
於是唐王下旨宣魏徵入朝,希望透過拖住魏徵來完成對涇河龍王的承諾。
捲簾散朝後,唐王獨留魏徵,宣上金鑾,召入便殿,先議論安邦之策,定國之謀。
將近巳末午初時候,卻命宮人取過大棋來,與魏徵對弈起來。
臣兩個對弈此棋,正下到午時三刻,一盤殘局未終,魏徵忽然踏伏在案邊,鼾鼾盹睡。
太宗以為魏徵為處理政事心勞力倦,任他睡著,更不呼喚。
沒想到正是這一舉動,讓魏徵成功斬龍。
魏徵在睡夢間魂離天外,乘著瑞雲來到了剮龍臺上,一聲令下,龍頭落虛空。
魏徵剛醒,向唐王請恕慢君之罪。
忽然朝門外大呼小叫,原來是秦叔寶、徐茂功等趕來,將著一個血淋的龍頭,擲在帝前。
唐王相問,魏徵這才開口道明夢中斬龍一事。
太宗聞言,心中悲喜不一。
喜者誇獎魏徵好臣,朝中有此豪傑,愁甚江山不穩?
悲者謂夢中曾許救龍,不期竟致遭誅。
當夜二更時分,太宗正朦朧睡間,見那涇河龍王,手提著一顆血淋淋的首級,高叫:
“唐太宗,還我命來,還我命來!
你昨夜滿口許諾救我,怎麼天明時反宣人曹官來斬我?
你出來,你出來!
我與你到閻君處折辨折辨!”
他扯住太宗,再三嚷鬧不放,太宗箝口難言,只掙得汗流遍體。
正在那難分難解之時,只見正南上香雲繚繞,彩霧飄飄,有一個女真人上前,將楊柳枝用手一擺,那沒頭的龍,悲悲啼啼,徑往西北而去。
原來這是觀音菩薩,領佛旨上東土尋取經人,此住長安城都土地廟裡,安排了這一幕大戲,最後現身來救,謀求南贍部洲的人族信仰,推動西遊。
卻說太宗甦醒回來,只叫
“有鬼,有鬼!”
召醫官來診,卻道:
“皇上脈氣不正,虛而又數,狂言見鬼,又診得十動一代,五臟無氣,恐不諱只在七日之內矣。”
為護唐王夢中周全,敬德、叔寶護衛前門,該著魏徵護衛後門。
這才安歇。
太宗身體漸重,吩咐國家大事,叮囑仿劉蜀主託孤之意。
言畢,沐浴更衣,待時而已。
旁閃魏徵,手扯龍衣,奏道:
“陛下寬心,臣有一事,管保陛下長生。”
太宗道:
“病勢已入膏肓,命將危矣,如何保得?”
魏徵雲:
“臣有書一封,進與陛下,捎去到冥司,付酆都判官崔珏。”
太宗道:
“崔珏是誰?”
魏徵雲:
“崔珏乃是太上先皇帝駕前之臣,先受茲州令,後升禮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