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官渡篇Ⅰ:魏武自傳,破釜沉舟的一戰
夜路撒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07章 官渡篇Ⅰ:魏武自傳,破釜沉舟的一戰,曹賊:家父曹操,請陛下稱太子,夜路撒野,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有過史詩級的以下克上,也有過讓人當野怪刷的經歷。
成分極其複雜,屬實讓人難評。
曹鈺搖著頭,一言難盡的開啟了手上裡《孟德新書》。
十三篇兵法韜略,一篇政務要略,已經是全部內容。
卻結合了《孫子》、《孫臏》、《陰符》等傳世兵書,結合了當下的戰陣變化、裝備配置。
詳細入微,無論是廣義的韜略,還是細枝末節的戰技,應有盡有。
曹鈺突然想到,恐怕現在老曹自己都還沒寫出來呢吧。
要是自己把《孟德新書》放到老曹面前,也不知道老曹是個什麼反應。
嘴角微微一勾,你偷我連弩,我偷你兵書。
這很河裡,也很攻平。
十三篇兵法韜略,最後一篇格外的顯眼,幾乎佔據了半本書的篇幅。
看到上面寫的名字,曹鈺的眼神不由猛地一縮。
僅有兩個字:官渡。
自己穿越的時候,官渡之戰早已打完,也只是知曉個大概。
一些細枝末節,自己其實也不是很清楚。
眼神微微眯起,沉下心來仔細觀看起來。
與前面十二篇不同,官渡所寫更像是老曹的自述。
《官渡》:建安五年,袁紹揮師南下,意圖橫掃中原、進而爭霸天下;
吾與袁紹不能共存之,故此對峙於官渡。
袁紹傾盡四州之力,提兵四十萬眾,攜雷霆之威、聲勢駭人。
以黎陽為據點,親自坐鎮,命上將顏良進攻白馬,以保障後續大軍成功渡江。
上將文丑分兵駐紮在延津,牽制我軍主力。
我聽從荀彧的建議,如果想以少勝多、以弱敵強,必須要出奇制勝。
袁紹自大分兵,顏良、文丑貪功冒進,這讓我看到了一絲機會。
我以全部主力佯攻袁紹大營,聲東擊西之下,袁紹果然中計,下令調動白馬附近的顏良所部合圍。
顏良自恃悍勇,中了我早就設好的埋伏,於亂戰中被關羽所斬。
數萬士卒潰散,可惜我已經沒有餘力聚攏、招降,袁紹的援兵便接踵而至。
無奈之下捨棄白馬,得其物資沿途一路向西。
等我轉戰延津,發現袁紹的大軍已經趕到,先前在黃河兩岸駐紮的防禦工事。
被袁紹摧枯拉朽般毀壞,于禁、臧霸所部連連敗退,張繡亦死於追兵之中。
我亦遭遇了敵軍騎兵主將文丑、以及劉備的兩部人馬。
彼時我身後只剩下不足六千士卒,而兩部敵軍人馬加起來足有三萬有餘。
軍中大多數的將校,都惶惶不安,有人開口以敵軍騎兵眾多不可敵為由,勸我返回大營、暫時撤退。
然而荀攸和郭嘉卻給出了反對意見,他們兩人與我不謀而合。
若不能儘可能的削弱袁紹的力量,此戰我看不到任何一絲希望。
狹路相逢勇者勝,我以自身為誘餌,文丑果然中計,率領騎兵追殺而至。
我隱瞞了劉備的訊息,讓關羽為我死戰,麾下張遼、曹洪、樂進作戰勇猛。
袁紹的又一員上將文丑,最終被斬殺於亂軍之中。
首戰告捷,連斬袁紹兩員上將,重挫其鋒芒。
我喘了口氣,然而情況卻依舊不樂觀,無論是兵力、地盤還是軍械、糧草方面,袁紹可謂是佔盡了優勢。
對峙數月,我軍出現嚴重的糧草短缺。
徐州加急送來的五萬石糧草,是我最後的底牌,也僅夠五萬大軍省吃儉用一個月的時間。
我不知道袁紹為什麼有那麼多糧草,彷彿用之不竭一般,但我知道只要再過一個月。
不用袁紹攻打,我軍將不攻自破。
營中人心浮動,絕境之下,無論是將校還是士卒,看我的眼神也越來越怪異。
敬畏中摻雜著疑惑和質問,我知道他們都想問我,既無勝算為何不降?
又過十日,袁軍攻勢漸猛,充分展現出人數的優勢。
我堅守營寨,死戰不退,雙方傷亡慘重。
士卒疲憊、百姓疲憊,渡江叛投袁紹者不計其數。
營中投降的呼聲日益高漲,其中不乏曹與夏侯。
我的信心也開始動搖,時常會想,若是投降便一了百了了。
以我和袁紹的關係,他不會殺我,甚至還有可能熱情款待於我、高官厚祿待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