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建文帝去哪兒了!
錦夜微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9章 建文帝去哪兒了!,開局曝光,唐高宗喜歡小媽,錦夜微涼,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發現了幾具燒焦的殘骸,已經無法辨認。據那些太監們說,這些是皇帝、皇后和他的長子朱文奎的屍體。
朱允炆的死,一直是歷史上的一個謎團,圍繞著他的下落,流傳著許多傳言。
有人說他逃出南京後,出家為僧;有人說他乘船外逃,因此朱棣後期才派鄭和七下西洋,尋找朱允炆的下落。
但皇宮的這一把火,在當時卻解決了朱棣面臨的大難題。
畢竟,造反就是造反,朱允炆的消失,讓朱棣不再有任何心理障礙。
建文四年六月十七日,朱棣拜謁孝陵,然後在南京奉天殿即皇帝位。
七月初一日,祭告天地,宣佈革除建文年號,改當年為洪武三十五年,次年為永樂元年。
從此開始了明太宗、永樂大帝二十二年的統治。
從革除建文年號這個舉動,大家就應該能夠看出來,朱棣對於靖難這件事,自身就有著很大的心理負擔。為了消除這個負擔,甚至出現了洪武三十五年這種掩耳盜鈴的做法。
而且這種心理負擔並沒有隨著朱棣的登基而消失,而是一直貫穿著朱棣的後半生。
甚至成為了朱棣內心最不可觸及的逆鱗,在朱棣後面的執政中,他許多錯誤的執政方式,即使有朝臣進諫,但為了體現自己是繼承朱元璋的正統,也是硬著頭皮執行下去,從而也留下了許多遺憾。
但這是後話了,我們先來講講朱棣登基過程中的一些風波,上面我們講到朱棣順利登基了,但實際上順利嗎?
並不順利,甚至說阻礙重重,而且也就是在這次登基過程中,在更是產生一個離奇的說法——誅十族!】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