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皇權特許的東廠
錦夜微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4章 皇權特許的東廠,開局曝光,唐高宗喜歡小媽,錦夜微涼,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唐太宗時空
李世民看到朱棣勤政愛民李世民看到朱棣勤政愛民的表現,感到十分欣慰,他帶著笑容對群臣說道:“這明太宗將我視為目標,看來還是學到了幾分精髓的!”
大殿中的群臣聽到李世民的話,也都喜笑顏開。他們意識到,直播間上提到的“貞觀之治”不僅是對李世民政績的肯定,也是對整個大唐君臣共同努力的讚譽,那麼他們這些臣子也將因為輔佐明君而名垂青史。
明太祖時空
朱元璋看到直播間上朱棣努力發展民生、疏通漕運,使得國家呈現出生機勃勃的景象,感到十分欣慰。他笑著對朱棣說:“好啊,老四,你這個皇帝乾的不錯,沒有辜負支援大明的那些老百姓!”
馬皇后和朱標也露出滿意的笑容。朱標開玩笑說:“老四,沒想到平時你天天舞刀弄槍的,治理政務也不錯,看來以後要加重你的課業了!”
朱棣聽到父母和兄長的誇獎,本來心情很好,但一聽到要增加學習理政的內容,立刻叫苦道:“大哥,我想做大將軍,還是讓我去學兵法吧!”
······
【朱棣這哥們兒勤政愛民,讓他在老百姓心裡的地位那是水漲船高,自己的皇位也慢慢穩固了。
但別忘了,朱棣可是靠謀反起家的,他起兵的時候,他的鐵桿支持者可是隻有北方的武將們。所以,他對各地的諸侯王和南方的勳貴大臣們,那是疑心重重。
特別是朱允炆這哥們兒失蹤的事,就像個定時炸彈,隨時可能爆炸。
所以朱棣一邊大力發展民生,想要創造一個屬於自己的盛世;另一邊,他也開始加強特務統治,監視天下。
朱棣一上臺,就立刻恢復了洪武時期廢掉的錦衣衛。
這裡青鳥得給大家科普一下,這時候的錦衣衛,其實並沒有大家想象的那麼神通廣大,什麼遍佈朝野,獨立審查,先斬後奏,那都是不存在的!
錦衣衛實際上的定位是啥呢?皇帝的禁衛部隊!
它的前身是儀鸞司,聽這名字大家就明白了,它是侍衛皇帝的貼身部隊。洪武十三年正月,胡惟庸案爆發,御史大夫陳寧、御史中丞塗節先後捲入案中被殺,御史臺隨即被撤銷,作為御史臺繼承者的都察院在洪武十五年十月才成立。
在這個過渡期,朱元璋不放心文官,於是自己任用錦衣衛開始查案、拘捕胡惟庸的黨羽,它實際上是隻對皇帝負責的監察和保衛機構。
說到這兒,大家應該都明白了,一個不屬於文官管轄的機構,歷史上的名聲自然好不到哪去!
咱們繼續聊聊朱棣,除了恢復錦衣衛,他還搞了個特務機關。
大家聽到這兒可能眼睛一亮,心想:這不就是那個皇權特許、先斬後奏,連朝野大臣晚上去了哪個小妾房裡都一清二楚的,大名鼎鼎的特務機關嗎?
青鳥可以叉著腰,拍著胸脯,很負責任地告訴大家,沒錯,就是那個名震天下,哦不,是臭名昭著的特務機關——東廠。
朱棣為了鎮壓政治上的反對聲音,決定設立一個叫“東緝事廠”,簡稱“東廠”的新官署,讓他寵信的宦官擔任首領。
東廠的職責,說白了就是“訪謀逆妖言大奸惡等”,跟錦衣衛平起平坐。一個人掌管,擁有偵查和刺探的大權。
東廠的偵查範圍那叫一個廣啊:一、朝廷審理大案、錦衣衛北鎮撫司審問重犯,東廠都要派人旁聽。二、朝廷的各個衙門都有東廠的人盯著,監視官員們的一舉一動。
東廠還監視政府官員、社會名流、學者等各種政治力量,並且有權直接向皇帝彙報監視結果。
根據這些情報,對於那些地位較低的政治反對派,東廠可以不經過司法審判,直接逮捕、審訊;
而對於高階官員或者有皇室貴族身份的反對派,東廠在得到皇帝授權後也能執行逮捕、審訊。
錦衣衛和東廠合稱廠衛機構,天下臣民都在嚴密監視之下。
朱棣利用宦官出使、專征、監軍、分鎮、刺探臣民隱事,設定鎮守內臣和東廠,宦官集團不僅參政,政治勢力也在國家政治生活中不斷壯大,特別是宦官集團的管理部門獨立出來,不再由吏部負責,而是由宦官集團的內部機構——司禮監管理,這進一步強化了皇權和專制統治。
錦衣衛加東廠,使得朝廷的偵察工作更加嚴密,宦官也因此有了更多的操作空間。
後面為了防止駐防軍將專權,朱棣派宦官赴外地監軍,甚至委派宦官出任軍職統軍鎮守。出使外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