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大明京都保衛戰
錦夜微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00章 大明京都保衛戰,開局曝光,唐高宗喜歡小媽,錦夜微涼,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朱祁鎮叫門的訊息,想必是傳回了大明,然而卻被孫太后或者朝堂上的重臣給壓了下去。
在這般情形之下,孫太后先是命令朱祁鈺監國,還企圖用財寶把朱祁鎮贖回,可也先收了財寶卻不放人。
這時候朝堂當中又分成了南遷派和堅守派,好在朱棣時期著實為大明留存了一些血性。
以于謙為首的堅守派佔據了上風,於是孫太后和朱祁鈺提拔于謙擔任兵部尚書,把北京的防務託付給了他,于謙首先捕殺了王振的親屬和黨羽,以此來穩定朝野上下之心,讓京城上下凝聚成了一股繩。
並且為了不再受到也先的要挾,以及防止朱祁鎮以天子的身份叫門。
公元 1449 年,正統十四年九月初六日,大明這邊,擁戴朱祁鈺登上皇位,更改年號為景泰,遙尊朱祁鎮為太上皇帝,人心由此才稍微安定了一些。
也先在和韃靼、瓦剌的其他頭目商議之後,決定挾持朱祁鎮進攻北京。
十月初七日,也先率領軍隊抵達大同東門,宣稱要護送朱祁鎮回北京重新登上皇位。
隨後,瓦剌大軍挾持著朱祁鎮從紫荊關經過易州、良鄉,於十月十一日兵臨北京城下,列陣於西直門外。
而大明這邊,于謙接受重託之後,當時京師的精銳兵力全都在土木堡覆滅了,在京城的軍隊還不到十萬人,而且糧草匱乏,人心也極其不穩定。
于謙接受防守的重任後,於八月十九日奏請朱祁鈺調遣兩京、河南的備操軍,山東、南京的備倭軍,江北以及北京諸府的運糧軍進京守衛;同時徵調五百輛大車將通州的糧草運往京師,還提出其他運糧二十石到京師的賞銀一兩。
並且給在京的文武官員預支九個月的俸糧,軍人預支半年的俸糧,需要他們自己去通州領取。
同時,對其他守城的工匠、皇城四門內外的官軍都進行了賞賜。就這樣,京師的糧食儲備逐漸豐富充足起來。
在兵力、糧草得到補充之後,京師的人心也漸漸安定了下來。
但是在武器裝備方面,京師所剩餘的數量也嚴重不足,于謙命令工部加快生產,並將南京庫存兵器的三分之二調入京師以作應急之用。
並且安排人員去土木堡收集明軍潰敗時丟棄的武器裝備,總共獲得頭盔九千多項、甲五千多件;火槍一萬一千多杆、火銃兩萬多隻,火箭四十四萬枝、火炮八百多門。
看到這裡,青鳥不得不再說一句,不要為朱祁鎮洗白了。
從火器的收集來看,土木之變中,朱祁鎮身邊絕對帶著大明最精銳的神機營,軍隊戰鬥力沒問題,那不就是指揮的問題?
隨後,朱祁鈺接受于謙的建議,命令十五人前往直隸、山東等地招募民兵,加以操練,充實後備軍力。
至此,經過一個多月的整頓內政,調兵備戰,明廷總共調集了二十二萬兵馬包圍京師。
此時京師人心穩定,軍事力量大幅增強,為抵禦瓦剌的進攻做好了充分準備。
十月十一日,瓦剌抵達北京城下,在西直門外擺開陣勢,並把朱祁鎮安置在德勝門外的空房子裡。就在當天,都督高禮、毛福壽在彰義門北,擊退賊寇三百人,生擒一人。
也先見明軍陣容整齊嚴密,不敢輕易發動進攻。隨後打著議和的幌子,讓明廷派人來接朱祁鎮。次日,明廷派了兩個小官前去,也先想讓明廷派遣更高階別的官員過來,明廷根本不為所動。
也先見議和的計謀不成,隨即在十月十三日調集主力進攻德勝門。
在此之前,瓦剌曾派兵到此偵查,于謙預料到也先會在此處進攻,讓石亨預先在道路兩旁的空房子裡率領士兵埋伏。
瓦剌軍發起進攻後,明軍派出少量部隊前去迎戰。
接著佯裝敗退,瓦剌軍一萬多騎兵緊追不捨。當瓦剌軍靠近時,明軍的火炮、火銃一同發射,同時伏兵展開夾攻。瓦剌軍遭遇慘敗,死傷眾多。也先的弟弟孛羅、平掌卯那孩都中炮身亡。
隨後,瓦剌軍又轉而進攻西直門的明軍。明軍守將孫鏜率領軍隊迎戰,斬殺其前鋒數人,瓦剌軍向北退卻。孫鏜率軍追擊,瓦剌軍增兵將孫鏜團團圍住。孫鏜全力拼殺,但依舊無法突圍。
明軍高禮、毛福壽趕來支援,隨後石亨也派兵前來助戰。瓦剌軍三面遭受攻擊,被迫撤退。
十月十四日,于謙根據前幾日暴露的問題重新進行部署,命令都督王敬、武興,都指揮王勇前往彰義門抵禦敵軍,要求他們相互支援,不得耽誤戰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