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危機中的大明
錦夜微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92章 危機中的大明,開局曝光,唐高宗喜歡小媽,錦夜微涼,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秦時明月時空
嬴政盯著直播畫面,眼中閃過一絲冷光,他冷哼一聲,語氣中帶著一絲不屑和嘲諷:“我記得當年趙高也曾是胡亥的老師,看來這朱祁鎮將來又是一個胡亥!”
扶蘇站在一旁,眉頭微微皺起,他輕聲開口,語氣中帶著一絲理性和客觀:“朱祁鎮的母親和祖母都在世,而且看起來都是賢明之人,未必會造成嚴重後果。”
······
漢高祖時空
劉邦看著直播畫面上那句“張常侍是我公,趙常侍是我母”,忍不住放聲大笑,笑聲中帶著一絲戲謔和不可思議:“乃公真想知道是哪個王朝的皇帝,居然將宦官稱為父母,這傢伙的祖宗肯定都不安生。”
呂雉在一旁皺著眉頭,語氣中帶著一絲不滿和憤慨:“宦官不過家奴,居然能如此禍亂天下!”
劉邦聽到呂雉的話,臉上的笑容漸漸收斂,取而代之的是一絲清醒和憂慮:“後世皇帝長於深宮之中,不識民間疾苦,自然容易受到矇蔽。看來乃公要想想辦法,讓後世子孫吃吃苦頭。”
······
明太祖時空
朱元璋看完青鳥的講解,氣得臉色鐵青,他一拍桌子,怒不可遏地罵道:“好你個朱小四,你之前謀反,咱因為你幹得還不錯,所以沒打死你。沒想到,你孫子更離譜,居然教宦官讀書,還讓他們批閱奏摺!”
朱棣見狀,嚇得魂飛魄散,他連忙轉身就跑,邊跑邊喊道:“父皇,這也不是我做的啊,大不了我以後不要這個孫子了!”
······
明太宗時空
朱棣瞪大了眼睛,盯著直播畫面,一臉不可思議地驚呼道:“老大,你居然只做了十個月的皇帝?”
朱高熾也是一臉震驚,他站在朱棣身旁,心中百感交集,萬萬沒想到自己居然差不多當了一輩子的太子。他的臉上露出一絲苦笑,心中暗想:“我這一生,難道就是為了等待那個短暫的皇帝之位嗎?”
然而,父子倆瞬間就被朱瞻基的事情吸引了過去。
朱棣氣得臉色鐵青,怒罵道:“老大,沒想到你這個兒子不僅短命,而且離譜,居然無視你皇爺爺的祖訓!”
朱高熾心中卻有些無奈,他心道:“你不是一直說他是好聖孫嗎?現在就來怪我!”
朱瞻基此時早已嚇得跪倒在地,他低著頭,聲音顫抖地謝罪道:“皇爺爺,孫兒錯了,孫兒以後一定嚴禁宦官干政。”
······
【朱瞻基去世以後,王振由於受到朱祁鎮的寵信,升職那叫一個快,朱祁鎮即位才八個月,他就被提拔成司禮監掌印太監了。
而且王振還以防備大臣欺騙皇上為由,勸朱祁鎮用嚴厲的法律來治理國家,跟掌握票擬權的閣臣相互制衡。
不過雖然王振很得朱祁鎮信任,但朱祁鎮畢竟還不到十歲呢,這時候張氏被尊為太皇太后,雖說沒有垂簾聽政,但把政事交給閣臣,自己在中間把控,依舊發揮著她的影響力。
王振於是就開始收斂鋒芒,跟以 “三楊” 為首的輔政大臣關係搞得不錯。他曾經在張太后帶著朱祁鎮去功德寺拜佛的時候巧妙地阻止了這件事,又在朱祁鎮跟宦官踢球的時候進行勸諫,就這麼博得了 “三楊” 的好感。
但張太皇太后歷經四朝,在朱棣時期就以太子妃的身份掌管後宮,她一下子就看穿了王振的心思。
太皇太后張氏也開始打壓王振,曾在正統二年(公元 1437 年)召見 “三楊” 以及張輔、胡濙,要求朱祁鎮聽他們的話,所有事務必須得到五人的贊成才能施行,隨後王振進來了,太后就以宦官 “禍害人家的國家” 為由要賜死他,朱祁鎮跪著替他求情,王振這才逃過一死。
還有一回,張太后派王振到內閣詢問一項政務,楊士奇還沒票擬呢,王振就先做了決定,楊士奇三天不出來,表示抗議,張太后又鞭打王振,讓他給楊士奇賠罪,還警告他要是再犯就殺了他。
青鳥看完這個記載之後,反倒覺得這是張太后趁機在教導朱祁鎮怎麼制衡朝臣。
大家實際上都學過,明清兩朝是華夏封建皇權最鼎盛的時候,基本上所有權力都來自皇權。
而這個時候的內閣從正確意義上講也是皇權的衍生品,並不是大家以前認為的宰相,內閣是依附於皇權出現的,它的本質跟宦官掌管的司禮監沒啥大區別。
內閣和司禮監就相當於皇權的左右手,是皇權用來掌控天下的。
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