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部分
錦夜微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92部分,開局曝光,唐高宗喜歡小媽,錦夜微涼,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畫面裡,諸葛瞻意氣風發,年少便身居高位。諸葛亮眉頭微蹙,轉身面向劉備,拱手行禮,語氣中滿是自責:“陛下,亮實在教子無方,這無知小兒竟居此高位,實在是讓陛下蒙羞了。”
劉備趕忙上前,擺了擺手,臉上帶著溫和的笑意,和聲說道:“軍師這是哪裡的話,阿斗如此信任軍師之子,足見軍師與他情誼深厚。那些年,全賴軍師悉心扶持阿斗,備感激不盡吶。”
此時,關羽站在一旁,目光同樣落在那畫面之上,看著傅肜父子二人慨然赴死,不禁滿臉讚歎,聲音洪亮:“兄長,這傅肜父子忠勇無雙,實乃我軍不可多得的人才,兄長當大用他們!”
劉備神色凝重,鄭重地點了點頭,沉聲道:“那是自然,如此忠義之士,若不用,天下人豈不是要以為,像司馬懿那般奸詐之人,才配稱英雄?”
······
【與此同時鄧艾可沒閒著,大手一揮,給天水太守王頎、隴西太守牽弘、金城太守楊欣下達了命令,讓他們分別從東、西、北三個方向,朝著沓中的姜維發起進攻。
那場面,就好像三把利刃,要把姜維給包了餃子。
再說姜維這邊,他一得到魏軍已經殺進漢中的訊息,當時就急得不行。
為啥呢?
他心裡清楚,要是陽安關失守了,那劍閣可就孤立無援,危險得很吶!
所以他也不跟鄧艾他們死磕了,一邊打著,一邊往後退,就盼著能快點趕到關城去支援。
可誰能想到,中路的諸葛緒軍動作更快,人家從祁山一路狂奔,已經到了陰平橋頭,這下可好,直接把姜維的退路給截斷了。
這就好比給姜維脖子上套了個繩套,把他死死困住。
但姜維可不是吃素的,那腦子轉得飛快,為了把魏軍引開,他帶著軍隊從孔函谷繞到諸葛緒的後方,做出一副要發動攻擊的樣子。
這一招可把諸葛緒給唬住了,諸葛緒心裡一慌,害怕自己的後路也被切斷,就跟被人拿鞭子抽了似的,匆忙往後退了三十里。
姜維一看,機會來了!
趕緊趁機回頭,越過了陰平橋頭。
等諸葛緒回過味兒來,發現自己上當了的時候,蜀軍都已經跑遠了,差了整整一天的路程,再想追,那是怎麼也追不上嘍。
姜維從橋頭往陰平,一路朝南撤退。
巧了,半路上和正在北上的廖化、張翼、董厥等蜀漢援軍碰上了。
這會師的場景,就像是失散的兄弟終於重逢。
可這時候,因為諸葛緒的失誤,西路軍原本打算合圍姜維主力的計劃徹底泡湯了。
魏軍這下可麻煩了,馬上就要面臨和蜀軍主力在雄關之下決戰的不利局面。
不過,就算魏軍這邊出了岔子,益州的北大門漢中,還是被鍾會的大軍輕輕鬆鬆就拿下了。
這可太讓人意外了!
想當年,劉備為了奪取漢中,那可是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啊!
魏延、諸葛亮、姜維他們又在這兒苦心經營了幾十年,就算當時漢中沒有主力部隊,按道理抵抗也應該很頑強才對。
可現實呢,就像一盆冷水,把所有人的期待都澆滅了。
也許司馬昭自己都沒想到,蜀漢竟然墮落成這副模樣。
這漢中一失守,姜維那是脫不了干係。他沒有按照以前 “錯守諸圍”,把敵人擋在外面的老辦法來,他覺得老辦法只能抵禦敵人,撈不到啥大好處。
為了能 “獲大利”,他採用了 “斂兵聚谷”,堅壁清野的戰略,想著等敵人撤退的時候,再和遊擊部隊一起合力把敵人給收拾了。
這個戰略想法聽起來是挺妙的,可司馬昭就像個精明的獵手,偏偏抓住了蜀漢主力不在漢中這個時機。
這麼一來,蜀軍因為兵力不夠,根本守不住那些關隘。
原本想著堅壁清野,結果不但沒實現,反而讓魏軍輕輕鬆鬆就闖進了漢中腹地,沒花多少時間,就把漢中全境都給拿下了。
而且,成都方面命令漢中部隊不在外圍抵抗,全線往後退,這也可以說是在執行姜維的計劃。
聽說關城丟了,蜀軍沒辦法,只能退守劍閣,抵抗魏軍。
這劍閣啊,在現在的四川劍閣縣,西邊連著小劍山和大劍山,那地形,險峻得很吶!
道路又窄,山谷還幽深,真可謂是易守難攻。
姜維就利用這得天獨厚的地形,在這兒安營紮寨,把險要之地守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