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毋使朕有殺叔父名
錦夜微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5章 毋使朕有殺叔父名,開局曝光,唐高宗喜歡小媽,錦夜微涼,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我一杯羹’之言,但他建立的大漢確是有著四百年國運,我等與陛下同心協力,陛下必定不輸於漢高祖!”
李世民聽後,精神為之一振,他自嘲道:“不敢自比漢高祖,我能趕上漢文帝足矣!”
朱元璋時空
朱元璋目睹朱棣在南軍陣中來去自如,不禁感到無奈和困惑,他嘆息道:“為何咱會選這樣一個繼承人,居然下如此荒唐的命令!”
大殿中的大臣們心中同樣充滿了疑惑,他們暗自思忖,明明皇帝朱元璋和太子朱標都是以果斷和務實著稱的君主,為何朱允炆卻如此在乎虛名,行事不夠果斷和實際。
······
【話說朱棣這哥們兒,在擊敗盛庸之後,就像打了雞血一樣,直接進軍真定。
他知道攻城是個技術活,難啊,所以決定玩點心理戰,誘敵出戰。他下令軍隊四處去取糧,同時派間諜向吳傑等人透露這個情報。
吳傑他們一看,喲,這不是送上門的肥肉嗎?決定襲擊燕軍。
閏三月初九,兩軍在藳城相遇,戰鬥一觸即發。南軍擺出了方陣,朱棣則率領精銳部隊,直接攻向方陣的東北角,企圖一舉破陣。
戰鬥中,燕將薛祿的馬失足,他被擒了。但這位哥們兒不是一般人,奪了敵人的刀,斬殺數人後,又奪馬逃走,這操作,簡直比電影還刺激。
這場戰鬥中,燕軍被南軍的火槍和弓弩打得夠嗆,朱棣的帥旗被射得像刺蝟一樣。但是,由於朱允炆的禁殺之旨,朱棣本人倒是安然無恙,這運氣,也是沒誰了。
第二天,兩軍再次交戰。戰鬥中突然又颳起了猛烈的大風,南軍被吹得東倒西歪,大敗而去。燕軍四面圍攻,斬首六萬餘級。吳傑、平安等人逃回真定,堅守不出。
朱棣將那面被射成刺蝟的軍旗送回北平,讓世子朱高熾妥善儲存,以此警示後人。
從白溝河、夾河到藳城,燕軍三次得大風相助而勝,朱棣認為這是天命所在,非人力所能為。三次大風相助,朱棣本人也是三番五次因為朱允炆的禁殺之旨相安無事,這可以說是天時和人力都在推著朱棣的勝利。
但現在,時間也已經到了建文三年了。之前我們講過,這場靖難之役是在建文四年結束的。那朱棣現在還困在山東之地,那他在接下來的一年裡,是如何破局的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