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朱棣:死後一百年我還有新稱號?
錦夜微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5章 朱棣:死後一百年我還有新稱號?,開局曝光,唐高宗喜歡小媽,錦夜微涼,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漢武帝時空(老年)
老年的劉徹,坐在龍椅上,目光透過直播的光影,落在青鳥講述的朱棣身上。他聽著朱棣為了太子,要剷平北邊的禍患,心中湧起一股複雜的情緒。
自從衛青、霍去病這兩位名將去世後,劉徹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孤獨,他嘆息道:“這朱棣,倒是有見識,可惜朕無法親自領兵,國內也再無仲卿、去病這樣的良將啊!”
他的聲音中帶著一絲羨慕,一絲無奈。劉徹回想起自己年輕時,與衛青、霍去病並肩作戰的日子,那些時光,如同燃燒的火焰,照亮了他的帝國之路。
明太宗時空
朱高熾,這位未來的明仁宗,看著直播裡青鳥的調侃,嚇得他那肥胖的身軀連忙跪在地上,朝著朱棣大喊道:“爹啊,兒子可沒有這個想法啊。”
朱棣在殿中掃視了一圈,特別是太子朱高熾身後的那一群文臣,他們的表情各異,有的驚恐,有的沉思。朱棣冷哼一聲,說道:“好了,爹知道你沒這個想法,也沒這個膽子。”
朱棣示意朱瞻基扶起朱高熾後,開口朗聲道:“朕是一定要再徵漠北的,這不僅是為了朕的功績,更是為了大明,朕要為大明打出一個百年的和平來,為太子留下一個穩定的天下。”
朱瞻基扶著朱高熾,心裡也是一陣激動,他看著爺爺朱棣,心中暗自發誓,將來一定要繼承爺爺的遺志,做一個好皇帝,不辜負爺爺的期望。
······
【朱棣,這位大明的永樂皇帝,即使年事已高,也要親自跨上戰馬,再次出征。他心裡清楚,這可能是他為大明,為太子,打出的最後一片江山。
話說,還記得那個曾經被瓦剌打敗,向大明投降的韃靼首領阿魯臺嗎?
這哥們兒在向大明稱臣後,休養生息幾年,勢力又慢慢恢復了。
他不僅趁瓦剌兵敗之際擊敗了瓦剌,還逐漸控制了兀良哈部,實力恢復後,又開始對大明邊境動手動腳。
朱棣一看這情況,心想:“這還得了?!”於是一邊加強邊防,一邊拉攏瓦剌,準備再次北征。
永樂十五年,瓦剌的老大馬哈木掛了,朱棣趕緊派人去拉攏瓦剌的新首領,希望能牽制阿魯臺。
到了永樂十九年春,朱棣剛把首都搬到北京,就準備再次親征阿魯臺。朝中雖然有人反對,但朱棣是誰?
他可是決定了就要做到的人,於是他處罰了那些勸諫的大臣,決定次年出兵。
永樂二十年三月,阿魯臺攻陷興和,明朝守將王煥戰死。朱棣一聽,立刻命太子監國,自己率大軍出征。
三月二十四日,明軍進至雞鳴山,阿魯臺聽說朱棣來了,嚇得掉頭就跑。朱棣一路追,準備直搗黃龍。
七月,明軍北進到殺胡原,先鋒部隊和韃靼軍小規模衝突,得知阿魯臺已經北逃。朱棣於是率大軍班師。
明軍往回走的路上,朱棣琢磨著,阿魯臺能這麼囂張地南下,肯定是有兀良哈部在後面撐腰,於是帶著軍隊拐個彎去攻打兀良哈部。
八月十七日,朱棣一看,兀良哈剩下的部隊都投降了,少數殘兵敗將也跑得沒影了,於是下令大軍回家。
九月初八,朱棣晃晃悠悠回到了北京。
朱棣這第三次北征算是結束了,可阿魯臺那傢伙野心不死。
永樂二十一年七月,阿魯臺又不知死活地南下侵犯明朝邊境,朱棣一拍桌子,決定再次親自出徵。
八月四日,朱棣把太子留下看家,第二天就帶著大軍雄赳赳氣昂昂地出發了。
九月十日,明軍到了西陽河,聽說阿魯臺的部隊已經被瓦剌部首領脫歡的軍隊給收拾了,朱棣就讓明軍主力原地歇著,只讓前鋒軍的主將陳懋帶著人搜尋到宿嵬山。
十月,陳懋把韃靼的王子也先土幹給收降了,朱棣樂得嘴都咧到耳根子了,封也先土幹為忠勇王,還給他起了個名字叫金忠。
朱棣隨後帶著大軍往回走,十一月初七回到了北京。
永樂二十二年正月,阿魯臺的部隊又不消停,來進犯大同、開平,朱棣把大臣們召集起來商量了一通,決定再次親自出徵阿魯臺。
四月初四,朱棣讓太子看家之後,帶著大軍就出發了。
同月二十五日,明軍到了隰寧,聽說阿魯臺的部隊已經朝著答蘭納木兒河撤了,朱棣一聲令下,讓各個部隊趕緊追。
六月十七日,明軍的前鋒到了答蘭納木兒河,連根敵軍的毛都沒看到,朱棣就讓張輔等將領在附近 300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