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中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6章 國富民強,重生大明1635,蜀中俠,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些內容中可看出,此人熟悉金融業務,只是仍存在思維侷限。
考慮問題上太過偏向商賈,也就是大戶,卻忽視了升斗小民這種散戶。
雖大戶資金拿出來能抵掉若干個平民,但無奈平民基數大啊。
當下官紳地主,除非必要異地經商,寧可把錢堆在地窖,也不願財富外露。
平民才會更計較存貸款利息,當平民腰包鼓起來,就成了銀行中流砥柱。
只有發動群眾,從平民到商戶,再到未來各類作坊企業,銀行才會前途大好。
繼而說道:
“朕以為有兩則看似不起眼,實為初期之要務。
其一,凡二十兩以下貸款,只要具備有效身份,說明貸款用途,考察後直接放貸。
無需實物抵押,利息要更低,甚至免息。
其二,對於小額存款,不必五兩起存,一文錢都可以,如此惠及面將更廣。
朕預估大明底層百姓佔總人口九成五以上,數量之龐大,絕不容小覷。
平民低息或免息得到銀兩,助推商業繁榮,社會經濟方大有可為。
也就是說商業興,則銀行興,反之,則衰退也。”
陳子龍聞言,開始時一臉茫然,細品這番說辭,猶如茅塞頓開。
“陛下,臣思慮不周,望陛下恕罪!”
崇禎擺手,說道:
“大明官紳對底層百姓有所瞭解,但多數人只知皮毛。
何為國富民強?朕以為乃廣大平民吃飽穿暖,兜中有餘錢存進來,也有渠道敢貸款做經營。
大明徹底擺脫內憂外患,那才算四海生平。
歷朝靠士紳吹噓所謂王朝盛世,百姓卻食不果腹,豈不自欺欺人也...”
“臣謹遵陛下教誨!”
陳子龍眼中閃現出一絲光芒。
天子說的國富民強,何嘗不是復社一直追求的夢想。
然而復社多為富家子弟,整日意淫天朝興盛,常常為一句言論爭辯不休。
甚至玩陰招攻擊對方,殊不知辯來辯去有何意義?
最終停留在嘴上紙上,把百姓視為螻蟻,也從未認真考慮過平民利益。
皇帝從銀行提到萬民,萬民乃大明所有百姓,絕非意識形態中的地主士紳。
陳子龍心中泛出感動,讓他對大明銀行,更加信心滿滿。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