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中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8章 盧象升立威,重生大明1635,蜀中俠,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南陽城外軍營。
盧象升吩咐士卒將銀車看守好,望向諸將帥,高聲道:
“諸位,午膳後到本督帳中議事!”
“遵命!”
隨後與劉文耀一道,進入自己大帳,劉文耀從懷中掏出一封密信,雙手遞給他。
“此乃聖上密旨。”
盧象升欲下跪,被劉文耀止住。
“大人休要如此,聖上口諭,需待大人接旨後方可交予大人,故下官未提前告知。”
所謂密旨,其實就是封非常厚的密信,當中還分成幾份不同內容。
皇帝親筆寫了幾大篇,特別交待一些事宜,乃聖旨及公文上沒有說的。
另外還附上一份調兵規劃,清理河南衛所旨令等,讓盧總督耳目一新。
幾份都蓋有印章,程式完全合法,盧象升看後沉默良久。
當下所屬部分將帥,自己多少了解幾個。
聖上作出的評價簡直絲毫不差,尤其對洪承疇、左良玉,可謂完全契合。
欠餉及賑災銀,有與孫傳庭一同來的東廠和御史監督。
衛所方面給了便宜行事之權,看來皇上非常信任他。
至於50萬儲備銀,聖上讓他格局開啟,一點都不要吝嗇云云。
不出三兩月,河南土地上自會生出錢來。
盧象升讀後心中坦然,臉上愁雲全部散去。
關於地上會長出錢那事兒,以為皇帝在玩幽默,沒去過多在意。
......
天雄軍大帳。
盧象升坐在正位,洪承疇玄默,居於下方左右側首位。
曹文詔、張應昌等分坐其後,左良玉、賀人龍也被鬆了綁,來參加議事。
見人已到齊,盧象升讓兩個親兵舉起輿圖,非常清晰地將兵馬排程,一一進行安排。
自己率天雄軍所部,坐鎮南陽。
洪承疇移師開封,佈防河南東部至亳州一線。
山西和宣大境內流賊不多,有陳新甲及吳甡清剿,不用擔心後方。
張應昌率山西軍渡過黃河,往許昌佈防,與左良玉互成犄角。
曹文詔活躍於鄖陽以西陝湖邊界,嚴防流賊竄入陝地,與孫傳庭遙相呼應。
左良玉部原地不動,唐輝部沿長沙至鄂州一線佈防;
1萬四川兵出重慶府,向秦良玉靠攏。
秦良玉去年便已被升為四川總兵,無奈棧道被流賊所毀,聖旨未傳達。
現聖諭再次明確她為四川總兵,秦良玉兩部合兵後,往襄陽一線設防!
丁魁楚2萬水軍進入長江,沿南京上游遊弋,嚴防流賊騷擾沿江州城;
餘者8萬步軍加上5000關寧軍,沿滁州至阜陽,往西南方推進。
盧象升拿起一根木棍,畫了個大大的圓圈。
在座的都不是傻子,此般籌劃,戰略意圖十分清晰。
盧象升接著道:
“闖賊高迎祥,糾集張獻忠、李自成、羅汝才等部,乃大明頭號強敵!
聖上預判,此前彥演兄兵出陝西,西北陷入空虛,當下長江沿線我軍尚未形成氣候,但流寇也不敢長作停留。
流賊根基在西北,江南雖富庶然災荒面甚小,並不適合其招兵買馬,故闖賊極有可能於近期重返河南,最終竄回陝西。
張獻忠一部於湖廣,與闖賊類似,也要防範經河南或是四川回陝地。
為此我軍需積極調整,以防、追、堵、殲為一體,最終之戰場,極可能在三省交界一線!”
盧象升語氣鏗鏘有力,眾人聽後陷入沉思。
按目前情形,如此安排不無道理,首先避免了各自為戰,有了統一領導。
而且在場諸將當中,除張應昌、洪承疇外,其餘移防動作都不大。
至於東西兩面,明顯想讓戰力最弱的漕兵負責攆,白桿兵及曹文詔部,加上四川兵負責堵。
而兩位總督有關寧軍加入,為負責殲滅之主力。
盧象升向洪承疇點了點頭,洪承疇接話道:
“此計劃出自天子手筆,聖上取消剿賊限期,相當於放開我等手腳,同時聖上顯然對全殲賊軍並不十分看好,但需要傷其筋骨!
如若達不到預期,則洪某將重返陝西,再來一次圍追堵截!”
眾人聽後紛紛點頭。
“此乃朝廷新成立之軍機處,連同兵部所發公文,各位傳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