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中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0章 摸著石頭過河,重生大明1635,蜀中俠,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愛卿研製肥皂有功,王承恩。”

“奴婢在!”

“回宮後從內帑取紋銀一千兩,賞賜王愛卿!”

“臣多謝陛下恩典!”

王徵按捺不住心中喜悅,隨即跪地受賞。

聽說畢懋康研製燧發槍皇帝賞了5000,崔太監輔助都得了2000兩。

他這小物件在燧發槍面前不值一提,天子竟不吝封賞,著實令人意外。

崇禎笑意未改,接著問道:

“愛卿那蒸汽機研發可有難處?”

“稟陛下,數月前陛下交代後,臣便潛心研究,已有一定心得。”

“那東西並非一日之功,需一步一個腳印,朕不會催促愛卿。”

“多謝陛下。”

王徵很感慨。

都說天子性子急,但自打他來京數月,對研究方面聖上可一點都沒催。

相反總是點撥與鼓勵,當然,誰又不想立功受獎,他還得加把勁。

“啟稟陛下,臣近日與宋、畢兩位先生改良水車,已取得重大突破,不日之後就可運用到燧發槍鑄造!”

“噢?愛卿是指用水車驅動鑽取槍管?”

“正是!”

“那水車現在何處?”

“尚在西苑官地。”

“很好,水車只能用在河流之處,在蒸汽機未研發出之前,不失為一大良方,待正式成型之日,朕必有封賞!”

王徵、畢懋康、宋應星拱手回應,全都喜形於色。

這半機械化產物,雖比較原始,但槍管鍛造速度勢必更上一個臺階。

而且採用鑽孔法,比現有槍管效能更可靠,也催生出未來線膛槍的可能。

“陛下,焦博士在鑄炮方面也有成果。”

“說來聽聽。”

焦勖連忙上前作揖。

“啟稟陛下,2千斤紅夷炮已鑄造出十六門,臣近日正按陛下旨意,潛心研究佛郎機炮。”

“不知愛卿對佛郎機有何心得?”

“陛下,佛郎機優點甚多,唯獨射程太小,臣百思不得其解。”

“此處可有實物?”

“有!”

“速速取來讓朕看看!”

“遵旨!”

不多時,兩個工匠將一中小型佛郎機抬入堂中。

兩個人都抬得動,看樣子只有一百來斤。

眾人全都圍在一旁,焦勖指著佛郎機開始介紹。

“陛下,炮管採用砂模法鍛造,乃臣與湯若望共同締造此法,紅夷炮亦是如此。

砂模法較泥膜週期縮短數倍,未來炮管鑄造將事半功倍......”

“嗯,製造萬物需積極探索,如有可能,愛卿可朝鐵模法方向摸索。”

“臣遵旨!”

記的前世在網上看過,鐵模法在鴉片戰爭時期才會出現。

現在提一嘴,也算灌輸一下新思維。

軍器方面他並不太懂,只有前世瞭解的一星半點,專業事得讓專業人做,他的作用只是點撥。

至於氣密性方面,沒有橡膠還真是個難題。

那玩意兒只有待水師有所起色,再去美洲尋找了。

“愛卿,子銃裝入母銃後存在之間隙,便乃佛郎機射程受限主要緣由。

愛卿有沒有考慮過將子銃從炮尾裝入,而不再受限於從側方裝入?”

“這...”

天子似懂非懂,他只能提個想法,幾百年後的大型炮,都是從尾部裝彈。

關鍵需要解決氣密性問題,後裝炮彈乃必然趨勢,提提也未嘗不可。

焦勖陷入沉思,王徵、畢懋康、宋應星也思考起來。

崇禎笑道:

“朕只是隨口一說,卿等可在研製過程中作嘗試,盡力尋找可用於密封之物。”

想到今日難得聚在一起,乾脆把開花彈、迫擊炮原理一併給說了,給他們提供思路。

“王愛卿。”

“臣在!”

“速速筆墨伺候!”

“遵旨!”

依據記憶之中的輪廓,天子坐上座案,畫出一個後世榴彈炮模樣。

之後又畫了個迫擊炮,再畫上一顆後世炮彈雛形。

見皇帝專心致志,旁邊的人都屏住呼吸。

一刻鐘後,天子指著紙上的榴彈炮圖形。

“諸位愛卿,此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廢物王爺竟是絕世強龍!

孤金

東京喰種:融合斑!開啟無限月讀

文學少女

海涯:寰宇無界

神明絕天通

宇智波的肌肉之神

林青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