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中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8章 蜂窩煤,重生大明1635,蜀中俠,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半天時間,與宋應星聊了很多,午膳後還與他去看了試驗田。

試驗田足足一千畝,只搶播了部分春小麥,剩餘的大片正在清理溝壑。

據宋應星稟報,準備用來栽植玉米和土豆。

近期一些莊戶分的地,都在宋副院長的指導下,將未搶播小麥的田土種植玉米土豆。

宋應星給莊戶灌輸的理念很超前,土豆玉米竟然要翻出溝壑後才能栽植。

而且一個土豆可分成好幾份種子,玉米苗也需進行移栽,可謂重新整理莊戶三觀。

反正宋大人叫怎麼做就怎麼做,他可是皇帝派來的,莊戶們對他期望值非常之高。

聯想到番薯,福建那邊的番薯種子還未運回京師,又問了宋應星一些番薯的問題。

宋應星有些尷尬,他只是聽說過,並未親眼所見。

前世崇禎在農村呆過,清楚此類作物的時節,便將知道的和盤托出。

番薯與土豆的性質差不多,在春夏之際栽植最為恰當,只不過冬天就得將種子埋入地裡,用長出的藤苗次年進行栽植。

當下已經錯過最佳時節,只能試試看。

透過接觸,宋應星對當今天子佩服得五體投地。

身在深宮裡的帝王,居然對人間煙火如此瞭解,讓他不禁豎起大拇指。

與宋應星告別,想到這兒離西山近,崇禎打算去煤礦看看。

一行人沿著永寧河上游行進,沒多久就進入山區。

皇帝騎著馬,想必龍屁股被顛得不輕,方正化指著前方一座大山:

“皇爺,再走兩三里就到廖灣煤礦了,此處便是駙馬之前的煤礦。”

“嗯,甚好,”崇禎點了點頭。

不一會兒,從小路插到西山通往京師的大道,路倒是挺寬,就是車轍印不少。

整條路黑漆漆的,到處都是散落的小煤渣,坑坑窪窪行走極其不便。

龍屁股還真被顛得更加生疼。

“臣鞏永固拜見陛下!”

簡易的草棚中,鞏永固向舅哥行禮。

見他腳下髒兮兮,衣服和臉上都有不少煤灰,人也瘦了些,不過卻比以前更加精神。

崇禎問道:

“駙馬你曾下過礦洞?”

“回陛下,臣今日去過。”

鞏永固的家僕端來凳子,崇禎一屁股坐下。

“那駙馬給朕說說西山的情況吧,快坐,坐下說。”

“遵旨!”

鞏永固清了清嗓子:

“陛下,此地向西北方圓二十餘里範圍,正在開採的礦洞有十餘個,臣讓人尋覓新的開採點,正常情況下西山可年產4000萬斤。”

“嗯,京師人口近200萬,這點產量朕覺得還是太少了,”崇禎陷入沉思。

鞏永固微愣,支支吾吾沒有開口,不知如何作答。

“陛......陛下,西山儲煤豐富,然地下水更甚,很多礦洞只能開採一二十丈深,有的甚至僅幾丈便遇到積水,不得已只得放棄。”

“朕深以為然,”崇禎點頭。

他雖沒下過煤井,但前世新聞報道看過不少。

煤礦最惱火的就是瓦斯、積水滲透及礦洞坍塌。

在這個全靠人力的時代,礦洞積水顯然就是最大的難題,大大限制了開採量,要是有抽水機就好了。

崇禎想到了很多,看來近日得與王徵聊聊。

記得前世資料上說,歐洲在四十年後將誕生真正的蒸汽機。

六十年後將用於工業,到了十九世紀初,更是直接用到了輪船和火車上。

而催生出這個發明的,正是源自於解決礦井積水。

王徵在十多年前好像就寫了本書,專門介紹西洋的一些先進科學理論及產物。

估計那書早已被視為“奇淫技巧”,回去得找他拿出來翻翻。

現如今煤礦提高產量明顯無望,只能從其它方面想法子,方能惠及大明百姓,也才能將企業做大做強。

崇禎由此想到了蜂窩煤,那東西簡單,他相信只要點撥一下,就連鞏永固都可發明出來。

“駙馬。”

“臣在!”

“煤炭雖乃平常物,但價格卻有點高,朕前些日讓你降價至少三成,目的就是為讓更多人用得起。

然即使價格奇低,京師人口眾多,顯然也會供不應求。

為此朕想到一個法子,即可少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廢物王爺竟是絕世強龍!

孤金

東京喰種:融合斑!開啟無限月讀

文學少女

海涯:寰宇無界

神明絕天通

宇智波的肌肉之神

林青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