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中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章 生產隊的騾子,重生大明1635,蜀中俠,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思一番,還有個範景文沒提,屆時待朝堂理清穩當再調不遲。
孫傳庭還在京師當小官,隨時都可任用,得把他放在原有時空最合適的地方。
至於算半個牛人的人楊嗣昌,此人應該還在老家丁憂。
不知怎的,崇禎對他很反感,暫時不想用,讓他繼續守孝算了。
“此外,命人去福建兩廣,尋找南洋傳入我朝新物種,名曰番薯。
全國土豆、玉米等可食主糧,擇優選取,一併買個幾萬斤種子。
朕要把這些農作物,放在官地試種,繼而推廣,讓大明百姓有口飯吃!”
“遵旨!”
“還有,火速派人去河南,向洪承疇傳令!”
怕王承恩記不住,便將先前寫好的幾張御令遞給他。
“下去安排吧!”
“遵旨!”
吩咐完,望著王承恩退出的身影,崇禎心裡一陣噓唏。
聖旨流程太特麼複雜了,大大限制了皇權,不幹實事的官員一大堆,全是吵架專家,已經成為皇權掣肘。
自己要用幾個人,為保密都不敢下聖旨,連中旨也不太恰當,只能悄悄搞御令,真特麼憋得慌!
對於給洪承疇傳令,是他知道當下這一時空流寇行動態勢。
宿主老哥性格急躁,把自己想象成軍事天才,總喜歡對前線戰事指手畫腳,規定所謂滅賊期限。
當然,國庫窮得連老鼠都不願意去,戰事不能長期拖延,也為主要原因之一。
可戰場非紙上談兵啊,限這限那,完全制約了發揮空間,兵事豈能兒戲?老哥簡直比生產隊的騾子還要急。
劣跡不能再延續下去了,必須痛改前非!
至於朝堂,目前有溫黨主導,溫黨壓得東林黨與其它諸黨喘不過氣來,可惜溫體仁屬於典型的不幹實事一類,當首輔完全德不配位,談得上誤國誤民。
目前得先穩住他一段時日,利用溫匹夫廷推出一些想用之人,再把老溫設法搞下臺。
屆時牛人們來京師助力自己,嶄新的一頁,必將徹底翻篇!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