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中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3章 儲錢罐,重生大明1635,蜀中俠,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王徵望向焦勖,投去一個讚許的目光。

“陛下,焦主事所言大善,然尺度即使精確到分、重量精確到錢,仍無法真正精細化,焦主事以為如何?”

“侍郎大人,下官深以為然。”

言罷,兩人眉頭緊鎖一籌莫展,其他人也陷入沉思之中。

崇禎很高興,對問題都知道深入化探索了,這就是他想要的。

便溫言道:

“朕以為,無論稱量器具還是規尺,增加一些度量單位,諸位愛卿心中憂慮,便可迎刃而解!”

“請陛下訓示!”

見大家都來了興趣,準備伸起耳朵聆聽,崇禎微笑道:

“朕決議,工部重新定出統一器具,並作為大明全國母本。

一斤十六兩制需要細化,增加一個更小的克。

規尺則要作調整統一,並增加微小計量單位,速速筆墨伺候!”

“遵旨!”

不多時桌案上器物被收空,一官員將筆墨紙硯奉上。

崇禎快速寫畫起來。

重量方面,在斤、兩、錢基礎上,增加噸、克兩個計量單位。

2000斤為一噸,1兩分為10錢,又分為50克。

見大家有所疑惑,便一一講其適用性,帶來的好處等等,聽得眾人眉頭漸漸舒展。

如此定製,對於超大物件就可計算成噸位。

而比如火器藥量等微小配量,便有了新名稱,不需要進行預估。

為讓未來科學研究更具體,還畫出個幾百年後的天平秤模樣,專門稱小物件。

將原理說通透,眾人如茅塞頓開。

崇禎清楚,明朝至民國,華夏均為十六兩制。

一斤相當於後世約595克,“半斤八兩”這句話,就是這麼來的。

原本想把一斤調整成後世500克,但想到牽涉金銀貨幣,只能作罷。

至於部分符不符合後世標準,已沒必要糾結。

反正未來要將華夏文明廣撒四方,到那個時候,大明的標準就是國際通用標準!

接著說尺度。

大明規尺分為營造尺、量地尺、裁衣尺三種。

分別約合後世32厘米、32.7厘米、34厘米,非常凌亂。

為規範統一,只採用一個尺度。

以量地尺、裁衣尺二者之平均數,作為新度量。

新增米、分、厘、毫四個計量單位。

裁衣織布,仍以尺、寸、分計量;量地按原有頃、畝、丈規制,也可用新單位;距離、器物,則一律執行新標準。

一里等於500米;一米等於10分,又等於3尺;10厘為1分,1厘又等於10毫;

1畝等於60平方丈,又約合667平方米。

原有步距單位不變,1步仍等同於5尺。

王徵消化了一陣,眼睛才變得明亮起來,而後讓大家傳看。

崇禎見狀沒有說啥,革新嘛,需要過程適應。

如此這般是好是壞,大家心頭都有數。

過了會兒見眾人神態自若,尤其王徵焦勖,臉上都露出喜色。

按聖上所言,他們想到和沒想到的,全都予以解決。

對當今天子智慧,心中點了若干個“贊”。

崇禎很滿意,事情就這些了。

臨走前向眾人勉勵一番,要求儘快作出樣稱樣尺母本,天平秤也要抓緊研製。

其實還有個東東崇禎沒有說,那就是計算糧食的“鬥”和“石”。

想到這個不需要工部費神,也就算了。

鬥與石屬於容積,十鬥為一石,一石約為154明斤,摺合三百多年後的約93公斤。

採用容積計算糧米,老百姓非常吃虧,官紳商人大斗進小鬥出,就是基於這個癥結。

崇禎打算待工部樣稱大量生產後,取締鬥石計量。

這種漏洞過大的東西,還是成為歷史比較好。

......

從工部出來,又去往兵部,召來兵部幾個侍郎郎中,瞭解了些兵部事務。

兵部兩位侍郎,對王業浩要熟悉些,乃王陽明曾侄孫。

梁廷棟有多少才能暫且不知,這也是暫未更換的原因,往後看看再說。

上午就走了兩個部門,而後才回宮批閱奏本。

......

不多時,曹化淳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廢物王爺竟是絕世強龍!

孤金

東京喰種:融合斑!開啟無限月讀

文學少女

海涯:寰宇無界

神明絕天通

宇智波的肌肉之神

林青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