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中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2章 非洲鬣狗,重生大明1635,蜀中俠,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楊士聰徹底懵了。

心想莫不是溫賊灌了什麼迷魂湯,讓皇帝被蠱惑?

方才懲處光時亨打壓溫黨,難道只是聖上一時興起?

可這不符合邏輯啊!

失去幾個小嘍嘍無所謂,溫黨力保楊一鵬二人的意圖十分明顯,其黨羽眾多,恐怕只有皇上一人不知。

昏君!簡直昏君啊!

可他也不敢當眾反駁,自己一派何嘗不是人多勢眾。

心中很憤怒,嘴上卻只能嚷道:

“臣不服!臣據實上奏,陛下如此對臣,臣不服!”

“啊......”

楊士聰快速被大漢將軍拿住,旁邊附議的人往後退步,幾下就掄起長杖啪啪啪。

崇禎冷眼旁觀。

萬幸只有十杖,且只是“打”,打起來很肉疼,不過明顯未傷及筋骨。

大漢將軍們早都是國家級選手,這點分寸信手拈來,五六天便能下床走動。

楊士聰趴在地上,口中粗氣直喘,疼痛感火辣辣甚是難受。

十仗挨完,金臺上御音傳來:

“楊士聰,想必爾心中連昏君暴君,都暗罵朕無數遍了吧?”

楊編修艱難地回答:

“臣......臣.......不敢!”

崇禎冷哼,望向全場:

“在場諸位呢?恐怕也跟他一樣吧?”

“臣等不敢!”

“哼!罵也罵了,承認又如何!接下來讓朕給爾等解惑,為何要廷杖楊士聰!”

頓了頓,輕蔑地望向眾人:

“楊士聰身為翰林院編修,本職乃誥敕起草,修撰史書,侍朕經筵等事務,然此人不顧本職,卻就兵事誇誇其談。

兵事政事有六部內閣擬定,定罪有三司會審,六科御史監察,還有朕親自裁定。

你一翰林編修,有何能力定罪?有何資格定罪?

這十仗,乃朕念你往日之功,不跟爾過多計較,其餘人等以此為戒!”

說完又重重拍了下御案。

服氣的不服氣的,有沒有出班的,全都默不作聲。

皇帝方才說的這番話,可謂無從挑剔,今日拍打無數次桌子,實屬罕見。

自老朱廢除丞相,設立言官制度以來,六科和御史均有聞風奏報之權。

然隨著王朝歷經風風雨雨,到中後期,還管啥言官不言官,無論是何部門是何職務,通通插上一腳,捕風捉影彈劾政敵。

別提啥證據不證據,更別提應該與否,全憑兩張嘴開撕。

尤其到萬曆朝後期,簡直呈現白熱化,進入崇禎朝,有過之而無不及。

方才處置楊士聰,聖上大方向沒有錯。

文武百官均有彈劾之權,此乃祖制,可以進行論罪,但該入獄還是殺頭,就不是他們的事兒了。

楊士聰千不該萬不該,不應提出處斬的量刑標準,那樣就被聖上逮住軟肋,扣上個不在其位不謀其政的帽子。

文武百官雖很不適應,很想反對,但也只得點頭預設,令他們感到朝堂風向,似乎有變換之勢。

看來往後彈劾得掂量掂量,這樣才不會走楊士聰老路,不過才挨十仗而已,僅為象徵性懲戒,讓他們更摸不透皇帝意圖。

命大漢將軍把楊士聰拖出去,看著就心煩。

沒去刻意平復情緒,崇禎繼續出言呵斥:

“皇陵被焚,乃我朝奇恥大辱,流賊橫行南北,關外建奴虎視眈眈,連日來諸公所上奏章,盡是彈劾楊吳二人。

楊吳不日就將拿至京師,是何罪狀自有三司定論!

諸公不思朝政,毫無治國良言,毫無禦敵之策,情何以堪?

大明官員,就只知道興師問罪嗎?只知道凡事插上一腿嗎?

說光時亨讀書讀到狗肚子,朕看在場諸公同樣如此!要爾等何用?爾等究竟還有何用!”

“陛下息怒,臣等有罪!”

文武百官作揖高呼。

崇禎沒去理會:

“從即日起,凡擅議量刑標準者,一律重處,諸公自省!

關於六科、督察院聞風奏報事務,六科文書,概由各科都給事中複核畫押;御史由督察院各道主官畫押、司務廳御史批准,二者方可上報內閣!

休要凡事只知道罵,朕沒功夫看爾等演戲!”

話音剛落,朝堂瞬間炸鍋!這還了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廢物王爺竟是絕世強龍!

孤金

東京喰種:融合斑!開啟無限月讀

文學少女

海涯:寰宇無界

神明絕天通

宇智波的肌肉之神

林青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