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中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7章 大明軍職令人咋舌,重生大明1635,蜀中俠,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進入中期以後,衛所這支預備役部隊,基本失去提供兵源功能。
軍戶大量逃亡,衛所官成為地主,剩下的軍戶,則淪為軍官的佃戶或家奴。
大明軍隊徹底變成了實質性的募兵制,武將有錢就多招,沒錢就少招。
催生出更多私兵(親兵),也就出現一省總兵往往僅幾千兵卒,還誕生出祖大壽、左良玉、吳三桂之類大軍閥頭子。
......
要讓大明軍隊起死回生,軍制必須改革,並且要從多如牛毛的軍隊編制開始。
結合前世看過的文獻,再讓王承恩取來大明武備冊。
將京營、衛所、營兵、禁衛軍“四大系統”編制一一列出,崇禎瞬間哭笑不得。
京營提督(總戎職)以下,有主將、副將;下面又分為五軍營、神機營、三千營。
各營職級依次為:
各營主將、副將、參將、遊擊、佐擊、千總、把總、總旗、小旗。
看似單純,實則讓人無語。
只說千總,且只論正職,分為:
守禦千總、門千總、營千總、部千總、外委千總;還有選鋒千總、隨徵千總、隨營千總等等。
把總也差不多,其它各個職務上,也存在名稱不一。
其實就是功能上的區分,搞這麼多職務幹嘛,幾下就把人給繞暈,真特麼沒事兒找事兒!
營兵當中,只論正職,則分為:
總兵、參將、遊擊、都司、守備、把總、哨官、隊長、什長。
衛所軍在省一級分別有:
都指揮使、指揮同知、指揮僉事等。
所屬各個衛分成:
衛指揮使、指揮同知、指揮僉事、千戶、百戶、總旗、小旗。
而自己的禁軍編制,介於京營、營兵、衛所軍之間。
各種職務名稱盤根錯節,看著就讓人頭大。
這樣的軍制,如此繁雜的職務,如何作戰?如何令行禁止?
可以說,從頂層設計上,大明軍隊就已經擺爛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