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中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7章 天工開物,重生大明1635,蜀中俠,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吳老漢的家寬敞了不少。
儘管老屋仍然破敗,不過到處都收拾得非常乾淨。
新搭的三間茅屋比老房子要大,也不再那麼低矮。
“陛下,老漢原本說搭好房子就給孫子尋門親事,結果那小子死活要去當兵。
說是要上陣殺敵,回報陛下大恩,草民也就隨他去了。”
“哦?去何處當兵?”
“前些日子親戚帶話,那小子已經去了禁衛軍。”
“朕記得他不是隻有十五歲嗎,招兵的咋把他給招了?”
說完望向方正化。
“稟...稟皇爺,奴婢知曉此事,那少年原本不達標,後來掏出皇爺墨寶。
手下人不敢怠慢,便請示奴婢,奴婢就同意了。”
方正化有些怯懦,聖上規定過新兵必須年滿十六歲,生怕被責怪。
崇禎微愣,想起當初賜名時確實留有墨寶,轉而大笑:
“這小子挺機靈嘛,鍛鍊鍛鍊也好。”
“是啊陛下,老吳家不缺勞力,就讓他去精忠報國,老漢還盼望他建功立業呢!”
“嗯,吳老丈深明大義!”
“多謝陛下!”
從吳老漢家出來,浩浩蕩蕩的人流來到村莊中部。
這地方就是原來的社學,只是早已荒廢,如今修繕完畢,旁邊還在搭建更寬的新校舍。
崇禎很高興,大多孩子雖穿得破破爛爛,不過精神面貌很好,早已沒了第一次來時所見的呆滯。
方正化小聲稟報,官地原有社學已全部恢復。
如今按人丁匹配,每一至兩個村莊設定一處學堂。
皇帝很滿意,這回帶了新教材,官地將成為開展新學的搖籃。
看過學堂,又到周邊農田巡視一番,官地面貌瞭然於心。
讓大夥兒都散了,別耽誤農事,莊戶們才依依不捨離去。
接著又去往官地最裡端的火藥廠,叮囑崔安務必確保安全。
完事兒後來到官地值房,叫上宋應星,對這個大明能人,很想和他好好聊聊。
想著帶來了的啟蒙教材,忙讓人取出一套拿給宋應星。
“宋愛卿,不知你是否見過大食數字?”
宋應星微愣,連忙道:
“稟陛下,臣曾經接觸過。”
“那太好了,你認為大食數字如何?”
“陛下,大食數字通俗簡單,便於快速計算書寫。”
“愛卿所言極是,朕這兩本書便是以大食數字為藍本,作了些加減運用之術。
只要教學得當,孩童學起來並不困難,朕要交個差事予愛卿。”
“請陛下訓示!”
“愛卿當過教諭,懂得教授之法,此兩本數學書分為上下冊,可教學孩童一年。
故朕要你儘快熟悉此書,把官地所有教書先生先教會,實時監督引導,此乃格物之基礎學科!”
“臣遵旨!”
“朕打算未來要將大明往科學格物引領,單靠寫文章,大明如何長久發展!”
“臣......”
宋應星心中大喜。
若是那樣就太好了,他知道格物的益處,可惜歷代王朝均不重視,不禁激動萬分。
“朕把天下所有格物之學稱為科學,這也是設立科學院之初衷,愛卿的大作,也該早日讓其問世!”
“陛下怎知臣在寫作?”
宋應星滿臉驚異。
皇帝被問住,他看過史書當然知道,可宋應星哪曉得他是穿越者啊,隨口道:
“愛卿擅長格物,想必會有所著作,朕就是猜的。”
宋應星非常感動:
“稟陛下,臣確有相應手稿,包攬天下諸多農、工及冶煉之術。
現已完書近八成,臣一定加緊編寫!”
歷史上宋應星的《天工開物》,的確還要兩年才能問世。
可惜那本書誕生於亂世,後來還被蟎清焚燬。
直到民國期間,有華夏學者在日本發現此書,才知道明代竟然有如此經典的百科全書。
崇禎之所以話隨口出,便是想到了這些,如今可不能再埋沒華夏精髓。
“宋愛卿,你可廣尋志同道合之人,既可分擔你官地事務,同時也能早日出書,若有難處直接找方正化!”
“微臣謹記!”
“方大伴,你記住了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