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中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37章 四面楚歌,重生大明1635,蜀中俠,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回到乾清宮,崇禎換上便服。

為避人耳目,王承恩昨晚就將皇帝行裝收拾妥當。

幾個箱子裡除了衣物等用品外,就只有印璽與幾面龍旗,還有張內帑在大明銀行的大額存單。

今日一早還讓幾個乾兒子將八頂華蓋拆分,悄悄送去北郊。

也就是說,天子這次親征,沒有鸞駕沒有儀仗,帶的龍旗與華蓋,還暫時不能用。

而那兩種東西,都只在需要的時候亮出來,用作鼓舞士氣。

一千錦衣衛分成幾波出城,錢龍錫與王業浩也只各帶兩名家僕,所有人低調地於燕雲馬場會合。

在軍營中,崇禎召集黃得功、周遇吉、曹變蛟等主要將領議事,而後早早用過晚膳就寢。

除開禁軍主要將領及一些親信外,誰都不知道皇帝會跟著他們一道出徵,以為錦衣衛乃保護閣老與侍郎。

......

翌日,崇禎八年七月十一日。

宜嫁娶、祭祀、出行,卯祿子進,乃黃道吉日。

黃曆顯示,卯時添貴氣福祿,地支有前進、上進之意,擇日不如撞日,撞到了一個好日子。

從寅時伊始,軍鼓響徹天地,將士們校場齊聚。

黃得功慷慨陳詞,經過一系列流程,剛進入卯時一刻,隨著他一聲令下,隊伍浩浩蕩蕩走出軍營。

這個地方讓禁軍兒郎脫胎換骨,此刻正迎著朝霞整裝進發。

軍營外,孫應元帶的一個京營騎兵旅4000餘人,早已於草場列隊,只待皇帝一行三輛馬車出現,他們就將合二為一。

前軍走過,三輛馬車跨出營門,孫應元率隊緊緊跟隨,京營騎兵匯入後,後軍接著跟上。

差不多半個時辰,隊伍全部出盡。

草場的兩三千養馬馬伕,目送戰士離開,之後會作為留守守護軍營。

不過馬伕們並不會寂寞,京營將分出部分兵卒駐守此地,利用草場繼續練兵。

禁軍出征後,有些人肯定回不來了,而有些人,也不知何時能夠重返。

他們今後或許會向北、向西、向東,在遼闊草原不斷收割蒙金韃子人頭,橫掃一切對大明威脅之敵。

沒有任何儀式,沒有任何朝堂大員相送,一個御駕親征,盡顯默默無聞。

......

話分兩頭。

在豫襄邊界唐白河流域,正經歷著一場大混戰。

數日前高迎祥從兩河交匯處下方渡河,白桿兵與李重鎮部扼守西岸,於賊軍半渡而擊。

高迎祥約六萬人渡過唐白河,剩下的後軍加上裹挾百姓近五萬人被洪承疇咬住,於東岸四散逃離。

高迎祥不是傻子,分三處渡河,延綿近二十里河岸,雖將兵力分散,卻讓更多生力軍來到西岸。

盧象升嚴令,東岸官軍不再過河,全力清剿高賊後軍及李自成,之後伺機合圍張獻忠。

而盧象升與秦良玉,將在樊城以北至南陽盆地間絞殺高賊主力。

“報...”

斥候奔至盧象升馬前。

“督憲大人,李參將正緊咬高賊,劉遊擊已扼住西進流賊,秦將軍連夜奔襲,現已回防樊城。”

“甚好,傳令下去,本部一分為二,分出五千關寧軍增援劉文耀,讓流賊無法西進。

其餘從北面逼近,雷時聲加快行軍速度,緊跟李重鎮!”

“遵命!”

盧象升意氣風發,自唐白河西岸禦敵,賊軍氣勢洶洶,衝破李重鎮與白桿兵防線。

在渡河戰中賊軍雖慘遭損傷,然截擊人數偏少戰線又長,流賊拼命左右突擊,根本不戀戰。

一人雙馬的陣仗,讓以步軍為主的截擊部隊沒佔到多少便宜。

不過盧象升從沒想過在河岸消滅敵軍,他是要擺出四面楚歌之勢,讓流賊亂起來,一步步消耗有生力量。

現所部機動兵力不足五萬,五萬對六萬,除開劉文耀有部分新卒外,天雄軍、關寧軍、秦良玉部都是久經沙場。

河岸追擊戰中傷亡不大,高迎祥雖兵強馬壯,但已如驚弓之鳥。

流賊只能打順風仗,遇到頹勢便不堪一擊,盧大總督信心十足。

......

“殺!”

樊城東北三十餘里處。

李重鎮又追上一股賊軍,先前將高賊近千兵卒殺盡,士氣無比高昂。

他這不到四千騎兵,可是天雄軍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廢物王爺竟是絕世強龍!

孤金

東京喰種:融合斑!開啟無限月讀

文學少女

海涯:寰宇無界

神明絕天通

宇智波的肌肉之神

林青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