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中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7章 抗稅,重生大明1635,蜀中俠,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看著陳子龍神色,崇禎緩緩道:
“士紳畢竟乃少數,並無資格代表所有百姓,只有讓廣大平民接受,方能得到推廣。
信任一旦建立,未來要推行紙幣,難度便會小出很多。”
“臣謹記!”
“朕之籌劃,乃今年之內,十三省各州府至少要有一家大明銀行。
商賈們的錢莊,可改制也可以合併,大家共謀發展,未來銀行要遍佈各縣甚至各大集鎮,愛卿任重道遠也!”
“臣定不負聖望!”
陳子龍語氣非常堅定。
自家開著錢莊,對銀行並不陌生。
從現有模式而言,表面看單靠存貸款根本不賺錢,反而會虧本。
不過皇帝大綱上已經寫了,只要有持續資金存入,錢自然會生出錢來。
好比有人存進一千兩,銀行可把它當作一萬兩,甚至數萬兩進行放貸。
那時候光靠存貸款都能獲利,且不可估量。
銀行還能用儲戶資金,入股作坊企業,借別人的雞,下自家的蛋。
只是如此需要兩個前提。
一是擁有絕對信譽度,百姓願意把財產放在銀行,其二則是百業欣欣向榮。
陳子龍倍感壓力山大,同時也充滿挑戰。
皇帝近半年革新,所感所悟頗深,他願意做時代的弄潮兒。
與陳子龍交流大半個時辰,皇帝除闡述他的經濟觀,還順便提到江南及稅收。
這令陳子龍甚是汗顏,讓他對東林黨,對復社產生嚴重質疑。
誇誇其談真的能救國救民嗎?恐怕不是那樣吧。
江南讀書人依靠士紳,讀書人考取功名造就士紳,二者相輔相成。
士紳讀書人除享受特權,還大量吸取民脂民膏佔為己有,於朝廷未貢獻分毫。
這難道就是聖人說的以天下為己任?似乎就是一個笑話。
新稅制最傷及士紳群體,如今單商業稅在京畿地區正式實施。
其它地方雖已頒旨昭告,然暫未落到實處。
當下就隱田清查從京師往周邊蔓延,據華夏日報透露,很多士紳與當地官府陽奉陰違。
皇帝嚴令駐地御史同步跟進,新稅律法頒佈在即,打算於夏收後全面鋪開新稅。
屆時全國必然掀起滔天巨浪,尤其江南廣大地區,京師或許也不會好出太多。
新生的大明銀行,觸及面同樣不小,首當其衝便乃衝擊士紳放高利貸。
陳子龍當然知曉其中厲害,他只想把銀行做好,有皇帝撐腰,他信心滿滿。
......
從銀行出來,陳子龍恭敬送到門外。
皇帝微服出巡,他不敢過多禮節,作揖目送天子離去。
帶著方正化王承恩往回走,與美人們會合,逛了一圈從崇文門進入內城。
準備再於內城走走,結束愉快的休閒時光。
剛進入崇文門大街沒幾步,只見前方一酒肆前擠滿了百姓。
“嗎的,你意思就是不交稅?”
操著陝西口音的聲音傳出。
“不交又咋了?此乃牧齋先生的產業,你敢亂來!”
崇禎快走兩步,在方棕熊與幾個錦衣衛簇擁下擠開人群,擠到了最裡側。
“當今天子三個月前便昭告天下,內閣戶部又下公文,京師從五月起徵收商稅。
本官當月就遣人告知貴店,每月十五前主動到稅所申報上月稅銀。
如今已到七月初九,貴店仍不執行,爾等要與王法抗衡嗎!”
一八品官服小官似曾相識,朝皇城拱手,義正言辭說道。
旁邊還有兩個稅兵,一個吏員,酒肆十餘人圍著四人,看樣子氣勢洶洶。
抗稅之事前些日就曾耳聞,皇帝今日算是親眼見著了。
“王法就可與民爭利嗎?八年前魏閹強徵商稅,閹賊一黨是何下場,大人難道不知嗎?
大人強行徵收百姓商稅,是想步閹黨後塵嗎!”
一掌櫃模樣的人反駁,言語中提到政治,語氣不善,透露著背後有強大後臺。
小官一臉氣憤,高聲呵斥:
“朝廷治水疏渠錢糧從何而來?京師治安誰來維護?邊關將士用什麼守衛國門?
沒有他們,爾等能安心經營酒肆?稅收乃立國之本,取之於民用之於民婦孺皆知!
錢掌櫃口口聲聲家主乃前侍郎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