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中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6章 攘外必先安內,重生大明1635,蜀中俠,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應在明年,朝廷便有年餘光景,集中力量對付流寇!”

崇禎來了興趣。

按照歷史軌跡,建奴確實要待明年秋天,才第三次大規模入關,故意一問:

“愛卿何以作出如此判斷?”

“回稟陛下,皇太極野心極大,如今草原各部被其征服五六成,去年竊取我朝錢糧,如虎添翼。

這廝必然以此為根基,繼續一統草原,穩固大後方,待北地盡入他手,以此賊慾望,斷不會滿足汗位。

登基稱帝乃大勢所趨,此賊登基之時,便是再度叩關之日!”

嘖嘖嘖,戰略家就是戰略家。

完全與歷史軌跡大相徑庭,崇禎佩服得五體投地。

“那依卿之見,如何集中力量剿滅流寇?”

孫承宗拱了下手:

“西北、中原、長江以南,兵力空虛,朝廷不足以抗衡,流寇之所以輕易攻入鳳陽,便是如此。

然其兵力看似龐大,實則可戰之兵不超過四成,流賊流竄區域太大,如若按以往分兵抗衡,容易疲於奔命,讓其鑽空子。

須在此基礎上,至少增兵十萬,集二至三路兵力,擇勢力龐大者,步兵牽制騎兵突擊,壓縮其生存空間。

再將其重創乃至殲滅幾部,餘者自然氣焰大減,屆時朝廷便可變被動為主動,最後大獲全勝!”

“哈哈哈,好一句變主動為被動!”

崇禎很高興,與自己構想大差不差,為當下最有效之法。

流寇幾起幾落,用兵上歸根結底,便是機動力量太少,看似有二三十萬兵力剿賊,分守各個地方後,機動兵力常常僅有幾萬人。

幾萬對付流賊數十萬,根本做不到一錘定音,到頭來流寇越剿越多。

這當中,問題其實出在決策層,原主一直視建奴為心腹大患,以為農民起義跟前宋差不多,不會傷及根基。

大量兵力銀錢投入到遼東,反而忽視腹心之患,以致尾大不掉。

如今二人不謀而合,思路在最高層面達成統一,攘外必先安內,此言甚妙。

孫承宗,大才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廢物王爺竟是絕世強龍!

孤金

東京喰種:融合斑!開啟無限月讀

文學少女

海涯:寰宇無界

神明絕天通

宇智波的肌肉之神

林青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