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中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51章 擊殺明國皇帝,重生大明1635,蜀中俠,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一師曹變蛟部,乃禁軍絕對主力。
正面硬剛豪格和奧巴,所部損傷約兩成,換來斃傷韃奴萬餘,俘虜兩三千,剩下的樹倒猢猻散。
這下轉戰右翼夾擊阿敏,想必將還有斬獲。
畢侍郎發明的燧發槍太爽了,可以說大多數韃奴都是燧發槍給滅的。
焦博士那震天雷也不錯,缺點就是兵卒無法攜帶太多。
虎大威與盧九德兩個師同樣斬獲頗豐,戰損不到一成,滅敵數千,潰兵已多半朝著邊牆跑。
虎大威率部緊追不捨,盧九德跟著曹變蛟殺向阿敏,聽說天子都在那方,御駕不能有半點閃失。
兩個師的唯一遺憾,就是靠兩條腿跑路的輔助兵種,落後於騎兵火銃兵,成了打掃戰場的掃帚。
不過也沒啥,至少見到了屍山血海,同樣是一種晉級磨練。
......
阿敏感到有些絕望,前後蠻子越聚越多,原本想著收拾邊軍,看能不能勢如破竹開路。
結果眼看邊軍顯現頹勢,自己的菊花被捅,戰況瞬間陡然直下。
當下已到生死邊緣,也別想著丟臉了,打錘子的秋風,還是去與老十四匯合為妙。
“蒙古兵殿後,朝邊牆撤退!”
“得令!”
阿敏放出軍令便側身揚鞭,五個牛錄緊緊簇擁著他,薩哈廉和他的鑲紅旗剩餘甲兵也緊跟其後。
戰場上說撤,哪有那麼容易,撤退往往會變成大潰逃,至少以往大多數明軍就是那樣。
不過還真小看了韃子,很多人真能夠做到邊打邊撤,紛紛向邊牆方向靠攏。
韃子做出撤退之勢,邊軍、禁軍、京營三軍將士士氣再次大振,就連有些京營新兵都砍殺不少敵軍。
孫應元將大刀揮舞得爐火純青,滿身血汙,當然,身上那些血都是韃子的。
劉肇基已經放棄敲擊軍鼓,跨上戰馬狂殺,一通祖傳槍法挑下若干個敵人。
而崇禎的鸞駕,自然得隨著洪流前進,兒郎們在哪裡,天子就得在哪裡,不然還玩啥親征啊。
“殺啊!衝啊!”
阿敏已顧不得許多,他只期望額哲把邊牆牢牢握在手裡,讓他能回到老十四身邊。
殊不知此刻的額哲,菊花同樣被爆,蒙古騎兵軍紀嚴明得多,步卒就做不到了。
在韃子眼裡騎兵乃草原勇士,步軍卻是他們戰勝其它部落,收攏的低賤奴隸。
虎大威第三師騎兵與排槍,沒幾下就將他的屁股打得只剩半條褲衩。
方圓二十餘里到處都是滾滾煙塵與廝殺聲,有的蒙古兵失掉備用馬匹,被明軍騎兵追上。
有部分掉隊的跪地請降,明軍上去就是一刀,雙方交戰漸漸演繹成了一邊倒的獵殺。
明軍嗷嗷叫,整體馬力跟不上,士氣卻是極佳,敵我數萬人都往著邊牆彙集。
阿敏還沒撤到邊牆,探馬回報的訊息,讓他幾度日狗的心都有了。
讓額哲帶步卒回防,結果邊牆早都被明軍重奪,牆內數里範圍都在激戰,蒙古步卒攻得很猛,卻已面臨崩潰邊緣。
牆外也在猛烈攻擊,可明軍那麼多,即便老十四攻下又能怎樣。
關隘無法突破,只能在混亂中尋找機會突出去。
身邊的八旗子弟,這是阿敏剩下的底氣。
虎大威指揮著將士從容應對,攻牆蒙古步軍在夾擊下潰不成軍,竄來竄去成了騎兵的操練稻草人。
韃子越聚越多,想必邊軍那方,也在朝此處合圍。
“火銃兵穩住陣型,騎兵再分出一部,追殺逃竄之敵!”
“遵命!”
虎大威躊躇滿志,坦然地下著軍令。
嶽託找到了阿敏的將旗,三叔侄建奴重甲兵聚到了一處。
建奴不斷突圍,明軍騎兵不佔優勢,被他們漸漸撕開一條口子。
而蒙古兵裝備戰力都趕不上建奴,主子已經顧不上他們了,只能乞求長生天保佑。
明軍騎兵攔的攔追的追,雙方全力火拼,戰場攪成了一鍋稠粥。
“剩餘騎兵放棄列陣,盡出追敵,火銃兵以把營為單位,自由排隊射擊!”
“得令!”
虎大威扯著嗓子喊,要不是得指揮戰鬥,他真想驅馬衝殺。
韃奴勇猛不假,禁軍也不差,看著兒郎們收割敵人,那感覺同樣很爽。
......
崇禎御駕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