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中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30章 三面禦敵,重生大明1635,蜀中俠,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清了清喉嚨,崇禎問向畢自嚴。
“畢愛卿,你來說說戶部近期大事。”
“稟陛下,國土司正於京畿地區清丈土地,山東、宣大兩處不日即可展開。
現各司人員增加600餘,相關人員已培訓出三期,將陸續派往各地。”
“嗯,戶部人員還不夠,繼續大力招聘,只要品行純良,會點文墨皆可,前提乃必須擁護新稅制,熟悉所有新規,朕絕不嫌多!”
“遵旨!”
按天子規劃,當下推行新稅制,還不敢完全交給地方。
地方上僅為配合,概由戶部直接牽頭。
待過些年月財稅步入正軌,方能逐步向地方交權。
“何可綱、孫應元、劉國能!”
“臣在!”
三人異口同聲。
“當下新軍訓練不足兩月,朕給爾等三日時間,稅警總隊正式移交,訓練不足者到地方後邊執法邊操練,特殊時期當用特殊之法!”
“遵旨!”
“啟稟陛下,臣有一事啟奏。”
孫承宗拱手。
“準。”
“陛下,三邊、陝西、山西、河南已下旨免田賦一至三年不等,然除開田賦外,其它稅種並不在此列。
當下上述地界處於戰亂,各行各業慘遭破壞,臣斗膽請陛下暫緩當地稅種推廣。”
皇帝想了想。
那幾個地方確實不太好處置,也刮不出多少油水。
“朕準了,戶部僅對此幾省之人口土地進行清理,新稅暫緩。”
“臣遵旨!”
孫承宗很欣慰,天子還是挺明事理的。
“諸位,新稅推行將乃一場硬仗,難度不亞於剿賊。
那些讀書人與士紳,滿嘴仁義道德,實則一肚子壞水,今日抗稅之事,爾等必須有個態度!
朕要求內閣及六部主官,全部在華夏日報發文批判,以正視聽!”
大臣們一下子愣住。
聽說皇帝在街上嚴懲錢家家奴,卻也大力褒獎錢謙益,現在叫他們發文訓斥,這又代表何意?
“臣等遵旨!”
內閣五臣及馮英倒沒啥,表情很自然,他們早都是堅定的保皇派。
雖大多數都有家業,不過讀書人特權還在,也繳不了多少田賦。
劉遵憲、劉宗周、黃道周、文震孟四人則表情複雜,心裡多少有些想法。
自他們跟隨天子腳步,視野變得開闊不少,也敢做之前不敢做的一些事兒了。
可在報紙上發文,便是公開與天下士紳決裂。
皇帝這招太高了,一副讚賞錢某人的姿態,卻讓臣子們出面訓斥,完全使他們無路可退。
雖讀懂皇帝歪心思,卻也不得不照做。
不去想那些沒用的了,既然選擇保皇,只有陪他一條路走到黑。
將諸臣表情盡收眼底,這也是皇帝召見的主要目的之一。
相信往後幾天,這群士大夫的唾沫星,將把某些人罵得狗血淋頭。
而他自己,則擦亮眼睛,靜觀他們下場鬥法。
事務告一段落,讓其他人都回去。
殿中只留下內閣五位老革命,何可綱、孫應元,還有李若鏈曹化淳四個近臣。
皇帝拿起茶杯抿了幾口,有點心事重重,諸人也不便說話。
放下茶杯,天子望向孫承宗。
“孫愛卿,河南剿賊已到關鍵時刻,絕不容有任何差池,雖朕早有預料新稅制不會一帆風順,今日算敲響警鐘,朕是不是太心急了?”
或許數月來很多事都太順了,崇禎突地情緒變得低落。
孫承宗心裡跟明鏡似的,皇帝街上一套,現在又是一套,意思非常明朗,忙起身作揖。
“陛下...”
“愛卿,朕賦予你坐奏之權,坐下說吧,愛卿身子骨為要。”
“謝陛下!”
老孫心中泛出感動。
幾月來每次見到皇帝,無論搞溫黨,還是查勳貴晉商,一直意氣風發。
看來皇帝也存在煩惱,或許是不願將柔弱的一面展示於人。
理了理情緒,孫承宗開口:
“陛下,大明早已病入膏肓,諸多事務已不可再拖,雖查抄各處收穫頗豐,然所得僅夠維持一年上下,之後仍將面對窘境。
做勝過不做,早做優於晚做,一個小小家奴,沒有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