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中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65章 血雨腥風,重生大明1635,蜀中俠,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兩人的響動很大,門外家丁不是聾子,慌忙闖進來制止他們的行徑。
“一群敗類,休要玷汙老夫清譽...”
“畜生,畜生,放開你的狗爪子...”
一通問候語從二人嘴中脫口而出。
可文若老書生哪抵得過虎背熊腰的家丁,沒幾下就被迫敗下陣來,口中粗氣直喘。
“老六,快去找郎中,大狗二狗,去前面找兩塊棉布,再打一盆清水來...”
一家丁頭頭模樣的向另外三人下令。
“是。”
家丁頭目死死抓住兩人的手腕,孔貞運與鄭三俊只剩下雙目怒視,早都沒了掙扎的力氣。
幾息功夫後,三個家丁走遠,家丁頭頭看了看門口,俯下頭小聲說道:
“賊人讓二位大人等,那就安心等著,二位忠誠之心可直達天廳,絕不可再尋死路!”
啥?這話啥意思?
兩人錯愕不已,不由望向面前這黑臉大漢,微懵片刻後,似乎都懂了,怒目變成了一絲驚訝。
“你是...錦...錦?”
“噓...”大漢連忙作出噤聲手勢。
這下兩個侍郎啥都明白了,看來李若鏈已經有毛驤、蔣瓛遺風,要不然今日就算選擇自殺與賊人劃清界限,說不定同樣會遺臭萬年,現在好了,不用再去尋死,自己的清白也終將有人證明。
其實數月來錦衣衛的動作非常頻繁,早都有重現太祖時期之勢,只不過更加低調而已,自溫黨案及晉商案後,朝廷未再掀起大案,朝中的所謂清流們早都忘了同僚曾經的下場。
人就是那樣喜歡犯賤,很多事沒落在自己身上,總存在僥倖心理,皇帝命錦衣衛監視了那麼久,哪容得壞蛋們窩裡橫。
......
臨近拂曉時分,文淵閣內閣值房,四位閣臣被李若鏈叫醒。
自皇帝出征以後,幾個老革命已經近二十天沒回家就寢,只有偶爾輪換回去洗洗澡換換衣服,已經把值房當成了家。
李若鏈將今夜城內情況一一稟報,牛鬼蛇神們哪根腳趾頭想動,已經被掌握了個大差不差。
四個老革命早都沒了睡意,年紀大了本來瞌睡就少,加上暴風驟雨即將來臨,全都變得精神抖擻。
幾人對視一眼,臉上不約而同露出一抹冷笑,天亮後的京師,想必一定熱鬧非凡。
“李指揮使!”
“下官在!”
孫承宗望向李若鏈。
“向何可綱、劉國能傳令,讓他們配合錦衣衛隨時應對突發變故,並將曹廠督、六部尚書、督察院黃御史喚來,六部侍郎除梁廷棟外全都叫來,至於孔貞運、鄭三俊,就讓二人先委屈幾日吧!”
“下官遵命!”
不到半個時辰,一些尚在睡夢中的大佬被各自家僕喚醒,連忙起床穿戴,急匆匆離開府邸趕往文淵閣。
......
天已進入八月,大清早要涼爽些,隨著太陽昇高氣溫將變得酷熱難耐,天剛矇矇亮,京師各條大街便已熱鬧非凡。
在街上的熙熙攘攘中,大明門處一30歲上下書生打扮的人跪於門前,雙手舉著張大大的白紙,上書“為民請命”四個大字。
身前地上還攤著一張紅布,上面擺放著一本已經發黃的《大誥》,還有份類似於奏本的物件。
書生身後跟著四五十個人,全都跪倒於地,看那裝束應該屬於商賈鄉紳之流。
“學生魏藻德為民請願,當今朝堂奸臣橫行,天子受奸人矇蔽飲鴆止渴,學生攜太祖頒發之大誥告御狀,為大明百姓發聲!”
“......”
書生高聲吶喊,不斷重複著方才那句話,不多時,周邊聚集了很多看稀奇的人群。
大明門乃皇城第一門,進門後便是六部、錦衣衛、翰林院、五軍都督府等中樞機構。
沿此門中軸線向北便為承天門、午門,直通皇宮,“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中的國門,便是指大明門。
魏家乃京師通州大家,魏藻德雖有秀才功名,卻沒國子監學子那般身份去午門,叩闕請命之類舉動,是被大明文官發揚光大的,只要皇帝被搞得心煩他們就會無比高興,可謂屢試不爽。
不過今兒的事兒似乎更新鮮一些,與午門叩闕不同,攜著大誥告御狀,在太祖時期倒屢見不鮮,只不過已兩百多年未發生過了。
在這群人剛跪下時,便有人飛奔至文淵閣,將情況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