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中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章 民間疾苦,重生大明1635,蜀中俠,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
為避人耳目,幾撥人七彎八拐,在阜成門集合。
李若鏈出示腰牌,守軍一臉諂媚放行,沒有留下任何蛛絲馬跡。
城門口煤車眾多,等待士卒一一查驗,阜成門被稱為“走煤門”,看來史料所言非虛。
終於出城,回望巍峨的阜成門,無比宏偉,華夏人民智慧令人驚歎。
崇禎從來沒在這個角度打量過,前世的秦天更無眼緣。
此處將在三百多年後不復存在,萬幸此刻,可以一睹雄姿。
護城河幾近乾涸,周邊並沒有想象中的流民,內城這邊必然要森嚴些,外城那方就不一定了。
記得年前順天府尹稟報過,建奴走後,流民再度彙集外城各門,達到十萬之眾。
流民早已成為大明隱患,讓他一度產生過矛盾心理,巴不得他們自生自滅。
但想到臨近年關,動了惻隱之心,命順天府每日施粥,賞他們一口飯吃。
如今擁有前世今生兩個記憶,意識形態不一樣了,那種人間慘景,估計只有親眼目睹,才能真切體會到,便打算先回城時再看看流民。
......
方正化前面帶路,避開官道走得不算快,主要是為顧及崇禎的龍屁股。
崇禎好多年沒騎馬了,有點不適應,看來得經常鍛鍊才行,將來還想上陣殺敵,沒點功夫咋成?
不多時,眼前漸漸有了一些破敗小村落,沿途荒野成片,乾枯野草一望無垠。
只有臨近溝渠一些地方,才有三五成群百姓,穿著破破爛爛,有氣無力翻挖土地。
與前世見過的春耕場景,完全天上地下。
那些百姓大多面帶菜色,看見馬隊經過,怯生生停止勞作,警惕地張望。
當下早已立春,卻仍舊乾冷刺骨,正月期間僅下過一場小雪,很久沒見到雨雪了,空氣中全是陰冷。
小冰河氣候著實可惡,在大自然面前,人們是多麼渺小。
哪有什麼田園春色,更沒有所謂生機盎然,妥妥淒涼空曠。
崇禎心中禁不住嘆息:
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