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中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5章 自生火銃,重生大明1635,蜀中俠,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積越多,皇......皇爺贖罪!”
崇禎皺眉,原主以往從沒關心過這些,看來史料上所說不假。
京師各類火器,產出質量較差,有些器物還沒邊鎮造的好,這年頭除了紅夷炮,其它火器效能都不咋的。
可京師各營,名義上十餘萬人,就消耗這麼點,恐怕訓練都難得一次,太特麼荒唐!
“起來吧!”
“內臣遵旨!”
“去年南京進獻的自生火銃,產出幾何?”
“稟皇爺,300支!”
“現在何處?”
“均於倉庫存放!”
崇禎禁不住嘆息一聲,搖了搖頭:
“快帶朕去瞧瞧!”
眾人錯愕,王承恩遞了個眼色,崔安才領命上前帶路。
倉庫非常大,四周擺滿鳥銃、三眼銃、魯密銃、斑鳩銃、佛郎機等,有的佈滿灰塵,有的甚至鏽蝕嚴重。
歷史上兩百多年前,大明火器尚處於世界頂尖,之後卻基本回到冷兵器時代,從而與大航海脫節,淪為被宰物件。
從倉庫裡火器堆積如山管理鬆懈,便可看出一定端倪,當然,後世蟎清更加“勞苦功高”。
小太監捧來一把火銃,拆開油布,令人眼前一亮。
崇禎接過來仔細端詳,顯然就是畢懋康發明的自生火銃,也就是後世所謂“燧發槍”。
模樣與火繩槍差異不大,但多出擊錘、傳火孔及扳機,還有準星照門。
槍托僅一個小手柄,用起來很不方便,比想象中要差勁些,還好原理沒有問題。
如果加個順手的槍托,再適當改良改良,那就與兩百多年後步槍相差無幾了。
“崔安!”
“內臣在!”
“再找幾把出來,叫上會操控之人,去試射場試試,朕要檢視此物效能!”
“陛下,不可啊!”
“陛下......”
張彝憲等趕緊跪下。
其餘二三十個太監也齊齊下跪,生怕皇帝有啥閃失。
封建時代就特麼窮講究多,真是錘子得很。
“休要多言,爾等不怕朕治罪嗎?”
說完狠狠瞪了眾人一眼,拂袖朝倉庫外走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