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兵不血刃
關前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31章 兵不血刃,既然重生了,這個皇位必須我來坐,關前月,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次可是幷州以及數十萬徵北軍的生死存亡之際。
徐庶,魯肅兩人都看出了這次,曹操與袁紹的圖謀。
無數首先開口道:“主公,這次七十萬大軍,來勢洶洶,主公還是讓張頜將軍,率領兵馬撤回來的好。”
“現在我們首要的目標,就是要應對這次的危機,南下進攻關中之舉,可延緩。”
魯肅聞言道:“主公,元直先生說的對啊,七十大軍來襲,若是再加上董卓,他們這是要滅了我等,還請主公撤回大軍。”
面對兩位謀士的勸解,劉茫沉默不語。
這次南下是最好的機會,隴西有馬騰,韓遂率領的十萬鐵騎牽制。
若是這次放棄南下,以後想要再次進攻關中。
可就沒有這麼簡單了。
正所謂,風險越大,收益越大,有時候不得不冒險。
若是大軍迅速拿下北地郡,然後正面再抵擋住曹操與袁紹的七十萬聯軍。
那麼以後逐鹿中原,還有誰能抵擋。
沉思良久之後,劉茫並沒有聽取兩位先生之言。
進攻北地郡的大軍,繼續按照計劃行事。
最好是快速拿下北地郡,另外為了應對即將到來的危機。
命令身在雲中的趙雲,率領五萬蒼狼騎兵,快速返回,支援幷州。
劉茫這樣做,也是有自己的考量,雖然目前防守幷州的大軍只有二十一萬。
憑藉幷州的地理優勢,抵擋曹,袁,七十萬大軍,還是可以抵擋相當長的一段時間。
其實這次,不光是徐庶與魯肅在劉茫決定的時候勸解。
就連防守在別的郡城的謀士,田豐,沮授,同樣如此。
但是劉茫面對眾多謀士的勸解,依舊堅持自己的決定。
但是有一人的想法卻與劉茫吻合,那就是陳宮。
雖然此次的風險巨大,但是收益同樣巨大。
既然劉茫已經決定了,那他們也就不好再勸諫了。
既如此,接下來,只能商量如何抵禦七十萬大軍了。
接下來一連好幾天,劉茫與徐庶,魯肅都在商議。
魯肅建議道:“主公,難道忘了我們也有交好的諸侯嗎,就比如公孫瓚,上次主公就提議讓他幫助袁紹。”
“而在上一次的出兵相助下,其實公孫瓚已經得到諸多好處,這次主公不妨再,修書一封。”
“讓公孫瓚再次出兵,上次是幫助袁紹,這次乃是攻打袁紹。”
劉茫覺得魯肅說的有道理。
徐庶聞言道:“子敬兄,公孫瓚的為人你也清楚,曹,袁聯軍以七十萬來襲,若是我軍不敵,只怕公孫瓚不會出兵。”
魯肅點了點頭,徐庶說的有理,若是劉茫處於劣勢。
公孫瓚必然不會起兵相助,所以寄希望於公孫瓚,還是異想天開了。
劉茫當然也清楚,不管如何反正對他而言,都不吃虧。
於是劉茫道:“雖然希望不大,也要試試才知,所以子敬派出使者,前往公孫瓚處,與他說明利弊。”
魯肅抱拳稱是,於是接下來,幾人又在繼續商討退敵之策。
忽然魯肅抱拳道:“主公,肅以為,還要派人前往洛陽,面見許攸,許攸此人貪財,不妨讓人攜帶重金。”
“去遊說許攸,或許這樣,可以讓許攸在袁紹面前煽風點火,也許可以阻撓袁紹與曹操之間的聯合之舉。”
劉茫點了點頭道:“嗯,就依子敬所言,這件事也由子敬去辦。”
魯肅抱拳稱是,然後退出了大廳,下去安排相關事宜去了。
這時徐庶有些猶豫的抱拳道:“主公,庶有一法,可讓袁紹撤軍。”
劉茫聞言,頓時大喜,迫不及待的詢問道:“元直先生儘管直言。”
徐庶起身,首先朝著劉茫施禮,然後走到劉茫身旁。
輕聲細語在劉茫耳邊說了一遍。
然後直起身,靜靜地等待劉茫做出決定。
劉茫聽聞久久不語,在沉思許久之後,像是下定某種決心,認真道:“先生此言,不可謂不是一條奇謀,那就這麼辦。”
“立馬傳信與在琢郡駐守的張遼將軍,讓張遼迅速出兵,不可延誤。”
徐庶聞言,抱拳道:“諾!”
與此同時,身在長安的董卓還在為了抵禦馬騰,韓遂的事情忙碌著。
並不清楚,現在正有十五萬大軍朝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