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滅蚊秘方
會飛的魚2024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0章 滅蚊秘方,都以為和離後我會青燈古佛,誰知,會飛的魚2024,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蘇虞忙從隨身攜帶的挎包裡掏出紙筆和裝墨水的竹筒,然後將東西遞給王太醫。
“伯父,這裡是紙筆和墨水。”
王太醫拿起毛筆,擰開竹筒蓋子,沾了沾墨水,開始寫信,信裡說明了眾人的發現,並請府衙支援,主持滅蚊。
蘇虞另拿了一套紙筆,開始默寫她記下的蚊香配方。
蘇虞前世寒暑假曾在一家蚊香廠打過暑假工,因此對蚊香的製作和產生過程有一點了解。
古人自古便有焚燒艾蒿燻燒居室的習慣,但真正意義上用作驅蚊滅蚊的蚊香棒還是在宋朝時製作出來的。
這個時代在五代十國時拐了個彎,她熟知的宋朝變成了如今的大熙,蚊香的配方到底有沒有研製出來她並不確定。
再一個,手藝人敝帚自珍,前世隨便一百度就能知道的資訊在這個時代或許是珍之又珍的秘方。就算有人制作出了蚊香棒,也只會家庭作坊少量製作售賣,起不了太大作用。
若想大規模地製作出足夠使用的驅蚊棒,還是需要藉助官府的幫助。
“浮萍,陰乾,加雄黃,作紙纏香,燒之,能祛蚊蟲。”
“艾葉幹搗篩去青渣取白,入石硫黃為硫黃艾炙。”
“松香粉、艾蒿粉、菸葉粉、少量的砒霜和硫磺混合做蚊香棒。”
(注:驅蚊秘方來自百度。)
蘇虞寫著,又想到後世製作蚊香最常用的除蟲菊酯,除蟲菊酯有毒,但驅蚊效果極好。
除蟲菊酯是從菊科菊蒿屬的多年生草本植物除蟲菊中提取出來的,只是這種植物原產地在歐洲中亞地區,十九世紀才傳入國內,如今不一定有。
不過想了想,她還是將這種驅蚊效果極佳的植物寫了下來。
“除蟲菊,又名吉祥蟲、風車草、飛行草,全草曬乾研末,和木屑粉、澱粉、楠樹粉,製作成線香,燃之可驅蚊。”
寫完配方,蘇虞又簡單描述了一下除蟲菊的花葉形態,生長範圍和季節,並且附上一副簡圖。雖說這種植物傳入國內較晚,但沒準在這個拐了彎的時代就有了呢!
寫完所有配方,蘇虞放下毛筆,吹了吹紙張,等墨漬徹底乾涸後,她才將紙張遞給王太醫。
王太醫接過紙張,瞟了一眼:“這是什麼?”
蘇虞道:“一些有驅蚊效果的植物和配方,或許能起到幫助。”
王太醫定睛看去,許久,才抬起頭看了蘇虞一眼,“好丫頭。”
這年頭誰家得了秘方不是當做傳家寶,藏著掖著傳給後人,像蘇虞這樣無私貢獻出來的,極少。更何況蘇虞提供的秘方還不止一個。
王太醫將紙張鄭重摺好,塞進信封裡,然後交給了隨他來的醫士徐言。
“把這封信交給門口的軍士,請他們儘快送到府衙去。”
徐言將信封放到籬笆口處的投遞箱裡,然後敲了敲旁邊的銅鐘。他退開一段距離,等到駐守在籬笆外的軍士聽到鐘聲,過來將信拿走,這才放心地離開。
為了減少疫病傳染,籬笆內外傳遞資訊、物資,採用的都是無接觸傳遞的方式。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