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間白頭翁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1章 漢質帝,諸天之塵埃,田間白頭翁,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2
月
15
日),年僅三歲的漢衝帝劉炳在玉堂前殿病逝,由於漢衝帝無嗣,太后梁妠決定在宗室中擇一人繼承皇位。
擺在朝廷面前的有兩個主要候選人,一個是清河王劉蒜,另一個就是劉纘。清河王劉蒜為人穩重嚴肅,舉止有度,滿朝文武大臣對他十分欣賞。太尉李固也向梁冀建議,應當選擇年長有德行的宗王繼承皇位,這樣一來新君既可以獨立處理政務,也能避免漢和帝皇后鄧綏、漢安帝皇后閻姬等太后擁立幼主導致的禍端。
然而,大將軍梁冀出於繼續把持朝政的目的,與梁妠商議後決定擁立年僅八歲的劉纘為帝。正月二十四日(3
月
5
日),梁冀持節將劉纘迎入南宮。次日,劉纘被封為建平侯,並在同一天登基為帝。就這樣,劉纘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被推上了東漢王朝的皇位,成為了這個龐大帝國的名義上的主人。
劉纘登基之後,年紀尚幼且經驗不足,於是梁太后便順理成章地以太皇太后之尊繼續臨朝聽政、執掌天下權柄。然而,眾人皆知這朝堂之上真正掌控著生殺予奪大權之人並非梁太后,而是她那囂張跋扈、不可一世的兄長——梁冀。
梁冀其人,平日裡橫行無忌、目中無人,仗著其家族勢力和妹妹梁太后撐腰,在朝中可謂是呼風喚雨、隻手遮天。但凡有敢於忤逆他旨意或是對他稍有微詞者,皆會遭到他毫不留情的打擊報復。不僅如此,他還肆意妄為地在各個重要職位上安插自己的心腹黨羽,將整個朝廷都經營成了自家的後花園一般。對於那些不肯歸順於他的正直大臣們,則用盡各種手段加以排擠打壓甚至迫害致死,使得滿朝文武無不噤若寒蟬,敢怒不敢言。
梁冀的種種行徑,引起了許多正直朝臣的不滿和抵制。太尉李固為首計程車族官僚紛紛上書,批評梁冀的所作所為,力求矯正時弊。李固在朝堂上多次據理力爭,試圖限制梁冀的權力,維護朝廷的公正和穩定。
“大將軍啊,現今這朝堂上下、宮廷內外可謂是憂患叢生、難題疊現吶!您身為國之重臣,理當將家國天下置於首位,攜手諸位大臣一同審慎研討應對之策才是啊,切不可剛愎自用、一意孤行喲!”李固言辭懇切地進諫著梁冀,那一臉的赤誠和憂慮溢於言表。
然而,面對李固這番發自肺腑的規勸,梁冀卻是視若無睹、置若罔聞。不僅如此,他還心生怨恨,對於李固以及其他敢於直言進諫的大臣們暗懷忿怒之意,並開始絞盡腦汁、處心積慮地尋覓可乘之機,妄圖給這些人以致命一擊,好讓他們從此噤若寒蟬,再不敢對自己的所作所為有半句非議。
在那風雲變幻、權謀交織的時代背景下,梁冀獨攬大權,朝堂之上一片烏煙瘴氣。而年幼的劉纘,這位尚未及弱冠之年的少年天子,內心深處早已被憤怒與無奈所填滿。
年僅八歲的他,本應是天真無邪、無憂無慮地享受著童年歡樂時光的年紀。然而,命運的捉弄卻讓他過早地登上了皇位,直面這波譎雲詭的政治漩渦。儘管身處在如此險惡的環境之中,小劉纘卻並未被恐懼所吞噬。相反,他展現出了超乎尋常的聰慧和令人驚歎的勇氣。
那雙清澈如水的眼眸裡,閃爍著對正義的渴望;那張稚嫩的面龐上,透露出堅定不屈的意志。每當看到梁冀在朝堂上飛揚跋扈、肆意妄為時,劉纘心中的怒火便熊熊燃燒起來。但他深知自己力量微薄,尚無法與之正面抗衡。於是,他默默地隱忍下來,暗中觀察著局勢的發展,等待著時機的到來。
有一次,在朝堂之上,梁冀又在眾人面前頤指氣使,飛揚跋扈,完全不把小皇帝和其他大臣放在眼裡。劉纘終於忍不住了,他那雙明亮的眼睛裡閃爍著憤怒的光芒,當著滿朝文武的面,指著梁冀大聲說道:“此跋扈將軍也!”
此言一出,整個朝堂之上瞬間陷入了死一般的沉寂之中。眾人皆瞠目結舌,目光齊刷刷地投向了那位站在高位之上、年紀尚輕卻氣勢非凡的劉纘皇帝。他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這位平日裡看似溫和恭順的少年天子,竟會有如此驚人的勇氣和膽量,當著滿朝文武大臣的面,公然指責權傾朝野的大將軍梁冀。
而此刻的梁冀,則是滿臉怒容,臉色鐵青得如同暴風雨來臨前的天空。他那原本就狹長陰鷙的雙眼,此時更是眯成了一條縫,死死地盯著劉纘,眼中閃爍著憤怒與殺意。他怎麼也想不到,這個看似不起眼的小皇帝竟敢如此大膽,絲毫不把他放在眼裡,甚至還敢在這朝堂之上對他進行斥責。
\"陛下,您不可亂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