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間白頭翁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6章 漢和帝,諸天之塵埃,田間白頭翁,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景的手下在附近巡邏。鄭眾鬆了一口氣,示意劉肇繼續商議。但這次驚險的經歷讓他們更加警惕,行動也變得更加謹慎。
就在他們以為躲過一劫的時候,竇太后突然召見劉肇。劉肇心中一緊,知道這可能是一場鴻門宴。
劉肇硬著頭皮前往竇太后的寢宮,竇太后坐在榻上,目光犀利地看著他。
“聽說陛下最近在宮中頻繁與人密會,不知所謂何事?”竇太后質問道。
劉肇心中早有準備,不慌不忙地回答:“太后,朕不過是與大臣們商討治國之策,並無他意。”
竇太后冷笑一聲:“最好如此,陛下莫要忘了自己的身份。”
劉肇強忍著心中的憤怒,恭敬地退出了寢宮。
第三章:政變風雲
永元四年(92 年)六月二十三日,陽光被烏雲遮蔽,皇宮的氣氛緊張到了極點。劉肇按照計劃,以“到白虎觀講經”為由,移駕北宮章德殿。丁鴻早已率領禁軍嚴陣以待,將南宮、北宮的要衝之地牢牢把控。
劉肇坐在北宮章德殿中,看似平靜,實則內心波濤洶湧。他知道,這是一場生死之戰,只能勝,不能敗。
隨著劉肇的一聲令下,禁軍如猛虎出山,迅速逮捕了郭璜、郭舉、鄧疊、鄧磊等竇氏黨羽,將他們投入大牢,擇日問斬。這突如其來的打擊讓竇氏家族措手不及,他們的勢力瞬間被削弱。
然而,竇憲此時還在京城之外,手握重兵。劉肇深知若不能迅速解決竇憲,局勢可能會瞬間逆轉。於是,他當機立斷,派使者快馬加鞭,將竇憲的大將軍印綬收回,改封他為冠軍侯,並令他速速回京。
竇憲在回京的路上,心中忐忑不安。他知道,自己的命運已經掌握在劉肇手中。但他仍抱有一絲幻想,希望能憑藉家族的餘威,保住性命。
劉肇卻沒有絲毫的憐憫。他深知竇憲的野心和危險,一旦放過他,必將後患無窮。在竇憲回到京城後,劉肇下令將他軟禁起來,同時逼迫竇憲、竇篤、竇景、竇瑰四人前往各自的封國。竇憲等人雖不情願,但在劉肇的強硬態度下,也只能乖乖就範。
就在竇憲等人以為劉肇會就此放過他們時,劉肇卻突然下令,讓他們在封國自盡。曾經不可一世的竇氏家族,在劉肇的果斷決絕下,徹底覆滅。
這場政變如同一場狂風暴雨,瞬間洗淨了宮廷的陰霾。那些曾經依附竇氏家族的人,此刻如驚弓之鳥,紛紛向劉肇表示忠心。而一直被壓抑的忠臣良將,終於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劉肇站在皇宮的高處,俯瞰著這一切。他知道,自己終於打破了束縛,迎來了掌握命運的時刻。但他也清楚,這只是一個開始,未來的路還充滿著挑戰和未知。
政變成功後的一天夜裡,劉肇獨自在宮殿中沉思。回想起這些年在竇氏陰影下的日子,他感慨萬千。
“朕終於奪回了屬於自己的權力。”劉肇自言自語道。
這時,一個黑影突然從角落中竄出,手持利刃,向劉肇刺來。
“有刺客!”劉肇大聲呼喊。
侍衛們迅速趕來,與刺客展開搏鬥。經過一番激戰,刺客被制服。原來,這是竇氏家族的死忠分子,企圖刺殺劉肇,為竇氏報仇。
劉肇看著被擒的刺客,眼中閃過一絲堅定:“竇氏雖倒,但餘孽未清,朕的路還長。”
第四章:永元之隆
親政後的劉肇,開始展現出他卓越的治國才能。他深知國家歷經多年的外戚專權,已是千瘡百孔,必須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
他首先整頓吏治,嚴懲貪汙腐敗的官員,選拔有才能、有德行的人為官。一時間,朝廷上下風氣為之一新,官員們兢兢業業,不敢有絲毫懈怠。
在經濟上,劉肇減輕百姓賦稅,鼓勵農耕,興修水利。他還親自下到田間,與百姓一同勞作,瞭解民間疾苦。百姓們看到皇帝如此親民,無不感恩戴德,生產積極性大大提高,國家的糧倉逐漸充實起來。
有一次,劉肇來到一個受災嚴重的地區。看到百姓們流離失所,他心痛不已。
“朕對不起你們,定會讓你們過上好日子。”劉肇當場下令開倉賑濟,並組織人力幫助百姓重建家園。
在劉肇的努力下,這個地區逐漸恢復了生機,百姓們對劉肇充滿了感激和敬愛。
軍事上,劉肇也毫不放鬆。他加強邊疆防禦,訓練精銳之師。當北匈奴於除鞬單于叛亂時,劉肇果斷派遣中郎將任尚出征,一舉將其剿滅。此後,無論是武陵郡蠻人的騷亂,還是南匈奴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