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碎紅塵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60章 奉天子以討不臣,三國:從佃農開始橫推天下!,玉碎紅塵,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你問,別說三個問題,就是三十個問題我都會回答你!”

“謝丞相,我的第一個問題就是你為何會發行紙幣,是和董卓一樣斂財嗎?”

徐庶問完這個話,眼睛直直的看向姜林,等著他的回答。

這個問題是徐庶在知道姜林釋出紙錢的第一時間就這麼想了。

畢竟有董卓那個例子在前面,而姜林麾下又養了那麼多的軍隊,他又免了百姓的賦稅,那姜林養軍隊和官員的錢是從哪裡來?

麒麟商會是能賺錢,但是後面隨著姜林勢力的增加,他麾下的軍隊,依附他的官員會越來越多,這種情況單單依靠一個商會的供養可能肯定是不現實的。

所以徐庶除了能猜出姜林斂財,實在是想不到姜林有什麼目的,這不是徐庶智商不夠,而是資訊和眼界的問題。

或者說這個時代根本就沒有成熟的經濟型人才,就是姜林也只是因為前世生活在資訊大爆炸時代,耳濡目染的知道了一些東西。

面對徐庶的詢問,姜林毫不遲疑的說道:

“當然不是!”

隨後姜林解釋道:

“元直你學富五車,想必也是知道秦始皇鑄造秦半兩的事情吧!”

徐庶點點頭,然後說道:

“在秦統一六國之前,各國錢幣的形狀不一,如鏟幣、刀幣、環錢等,始皇帝為了統一貨幣,然後鑄造了新幣秦半兩,這秦半兩外圓內方,代表著天圓地方!”

“不錯,但是你有沒有注意一個問題,那就是秦半兩雖然重十二銖,但是也要比那些刀幣,鏟幣輕很多!”

“從刀幣,到秦半兩,到漢八銖,再到漢五銖,甚至董卓鑄造的小錢,為何越來越輕?”

“這……”面對這個問題,徐庶一時間不知道怎麼回答了。

“當然,不可否認有些人試圖透過鑄錢來謀取利益,但是說到底,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那就是銅料的不足!”

“除非能發現一些巨大的銅礦來彌補銅料的不足,不然錢幣越來越輕,含銅量越來越小是必然的趨勢!”

“現在無論是達官貴族還是普通百姓都有隨葬的習俗,普通百姓可能會隨個幾錢,但是王侯動咎則是十萬百萬錢和無數的金銀,如此一來,世面上的銅錢只會越來越少。”

“甚至當我們國家富裕到一定的程度之後,當銅錢不夠百姓使用之後,甚至還會出現鐵錢等其他可以代替貨幣的東西!”

“遠的不說,單說我們大漢現在幾乎所有的銅都用來製造錢幣了,但是銅的作用可不單單是當做錢。”

“如果我們能找到一種替代銅錢來作為貨幣,那麼節省下來的銅錢可以用來打造兵器,飾品,禮器等等。”

“而紙幣就是我計劃中可以替代銅錢的一種東西,並且這些紙幣是利用了特殊的紙張,特殊的印刷技術,更加的讓人不好仿製,這就是我發行紙幣的一個原因!”

“當然,除了這些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五銖錢用著太不方便了!”

“就說買一匹馬,如果不用金銀,單單使用五銖錢,就是價值十萬錢的劣等馬,你可知需要多少五銖錢嗎?”

不待徐庶回答,姜林就有些激動的說道:

“十萬錢就是一千多斤重,對於百姓來說去買一匹最差的馬,都需要用車拉著錢去買,你說這樣方便嗎?”

姜林一伸手,典韋立馬掏出一匝紙幣遞給他,姜林拿過紙幣對徐庶說:

“有了這些紙幣,百姓們只要拿著幾張,甚至幾十張就能買一匹馬回來,你說哪個方便?”

徐庶認為姜林的話似乎有問題,但是他卻不知道問題在哪裡。

不等徐庶發問,姜林繼續說:

“當然,紙幣最大的問題就是一定不要濫發,我曾經定下了一條規定,那就是銀行裡儲存了多少的黃金和五銖錢,那麼就發多少紙幣。”

“這樣也就能避免大量的紙幣對市場造成衝擊!”

徐庶良久沒有說話,他在思索姜林話裡面的意思,饒是他聰明過人,但一時間也不能完全理解姜林的意思。

但是徐庶已經明白了姜林發行紙幣並不是為了斂財,這就已經足夠了。

於是徐庶繼續問道:

“第二個問題,不知道丞相大人怎麼看自己和天子的關係!”

姜林沒有立即回答,他知道徐庶這是在問他是個順臣,權臣還是逆臣!

“奉天子以討不臣!”

姜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的刁蠻老婆

仗劍天涯

秘銀權杖

千依頌

逆天戰魂訣

濁酒青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