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巧遇兵仙!韓信!
都還好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4章 巧遇兵仙!韓信!,祖龍修仙我監國?上朝簽到人物卡,都還好啊,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鋒相對。
不由的暗暗議論起來。
“嘶……”
“不愧是荀聖,竟然敢和太子殿下針鋒相對。”
“這有什麼奇怪的!”
“儒家的人,都是一根筋!”
“當初,面對始皇帝,他也不曾屈服,認為自己的思想才是正確的!”
“何況是面對太子殿下!”
“我覺得,太子殿下想要說服荀聖,幾乎是不可能的!”
“荀聖覺得,儒家弟子應該入朝堂為官!”
“可如今朝堂上皆為法家弟子!”
“看著這個針鋒相對的樣子,不知道誰會勝出!”
贏羽淡淡一笑,說道:“你想做官?”
荀聖道:“不,老夫只是想學以致用,用儒家的思想,來為天下百姓做事,敢問太子殿下,儒家弟子為何不能為官?”
贏羽說道:“你錯了,儒家弟子並非不能為官,本太子為何舉行科舉?便是為了選官,朝廷只需要有能力有才能的人,而不是出自哪家流派,無論儒家、墨家、法家、有真才實學者,皆可為官,荀聖又何以認為墨家弟子不能為官?”
荀子被贏羽說的一愣。
的確是這個一個道理。
而且。
科舉制度儒家弟子也都有人參加。
甚至。
還有不少儒家弟子都在準備郡試。
一旦成績能夠名列前茅,自然能夠登堂入室,成為大秦之官員。
這麼說來。
贏羽的反駁的確讓人無話可說。
荀子看向贏羽。
看來,這個太子和傳聞中的如出一轍。
絕對是一個妖孽一般的存在。
不過。
荀子自然不會這麼輕易的就妥協。
荀子說道:“既然是有能者居之,那太子殿下覺得老夫可否有才能,可否入朝為官?”
這個問題非常刁鑽。
大家都清楚。
荀子是一個非常有才能的人。
哪怕是贏羽也不能否認荀子的才能。
既然是能者居之。
那荀子是否就能入朝為官了?
贏羽淡淡一笑,擺擺手,說道:“說實話,荀聖的確是有才能之人,無數儒家弟子在荀聖的教導下,成為了人才,這是不可否認的,可荀聖卻不適合入朝為官!”
荀子哈哈一笑,說道:“老夫有才能,卻不能入朝為官,這不就是偏見?”
贏羽雙眼一眯。
嘴角勾起一絲笑意。
看著荀子。
“儒家思想內容豐富,從個體來講有仁、義、禮、智、信、恕、忠、孝、悌等德目!”
“儒家推崇以仁為先!”
“何為仁?”
“仁便是仁愛!”
“此乃子思想體系的理論核心!”
“仁以處人,有序和諧!是孔子思想的原發點,是儒家思想核心之核心。”
“但是!儒家的仁,體現在教育思想和實踐上是有教無類!”
“春秋時代學在官府,孔子首開私學,弟子不問出身貴賤敏鈍,均可來受教!”
聽贏羽說完。
荀子眼中閃過一絲震驚。
他沒有想到。
太子殿下竟然對儒家的思想了解的這麼透徹。
心中不由的非常佩服。
荀子問道:“太子殿下說的沒錯,可這能說明什麼呢?”
贏羽笑道。
“這說明,儒家的思想,並不能直接用於朝廷的政,治上,而更適合培養學子,在朝堂之上,並無有教無類的說法,想要入朝堂,就必須擁有真才實學,濫竽充數者只會讓天下百姓貧苦不堪!”
“可如若用儒家思想用於教學,能夠在從政之前,讓學子們培養出仁、義、禮、智、信。”
“能夠完全貫徹儒家有教無類的思想。”
“就比如,有些學子,他很有才能,可是卻沒有品德,不仁義,不仗義,不講禮,無誠信!”
“這樣的學子是否該拋棄?”
“一旦拋棄,很可能就會少一個有才能的未來重臣!”
“如果這時候,以儒家的思想去培養。”
“讓有才能的學子,在品德上達到極高的程度!”
“那他傳承了儒家的思想。”
“為國奉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