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水冷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25部分,江山國色,竹水冷,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雪花隨著風竄入屋中,寒風和雪吹打在臉上,這才將李重九心頭的燥熱,微微舒緩。
當年託劍雪送去的信,至今了無音訊,雖不知什麼原因,但卻希望李芷婉能給自己一個交代。這些年李重九忙於四處征戰,也就漸漸淡下,這次李虎舊事重提,不由令李重九此刻百感交集。
李重九言道:“爹,你對娥皇誤會了,這都怪我,事先沒有和你交代清楚,娥皇並沒有圖我什麼,當初她本可以入關中的……,”
當下李重九將他與楊娥皇二人感情的來龍去脈說了清楚。
李重九又言道:“我們夫妻二人婚後,琴瑟和鳴,娥皇當然有些小性子,不過卻沒有想象中公主那般的嬌縱。無論待芸兒,李鷹,甚至下人僕人丫鬟都十分寬厚。這樣的賢淑的女子,足以鳳儀天下,將來能替我打理好後宮。”
李虎聽了頓時不語。
次日天明,李重九與李虎臥談了半夜,才睡了一會,但中書省又送來了塞北軍情的急報,故而一大早就是醒來,處理公務。
處置好後,李重九來到院裡,但見晨曦之裡,楊娥皇正在庭院的花園中。
李重九走到一旁,專心致志的楊娥皇這才發覺。
“你在作什麼?”李重九笑著問道。
“妾身在採集葉上的積雪,聽聞雪水泡出得茶會更好,故而妾身想採集一些給夫君和公公烹茶。”
李重九言道:“此事交給下人去就好了,何必親自動手,寒風陡峭的。”
“心誠則靈,妾身也想身體力行,說不定如此公公也對我這嬌慣皇家公主有所改觀。公公呢?”
“嗯,一大早出門了,說是見見當年七千寨的老弟兄。”
“這樣啊,”楊娥皇黯然問道,“家宴也不參加了。”
“是啊,”李重九看楊娥皇神色,從懷中取出一玉鐲言道:“拿著。”
楊娥皇見這玉鐲成色並非上佳,但經常摩挲顯然是放在身邊經年之物。
李重九言道:“這是我爹讓我親手轉交給你的,他說這我娘當年之物,是準備親手交給兒媳的,眼下他讓我交給你,完成這個心願。”
楊娥皇聽了乍然抬起頭,目光閃閃的,晶瑩剔透似有淚水盈在其中,問道:“室得妹妹有這手鐲嗎?”
“這好像倒沒有。怎麼呢?”
“沒有,我很高興。”楊娥皇一抹淚水,破涕而笑。
ps:最後說一遍,本書是爽文不是杯具,至於問李重九會不會與李芷婉在一起的童鞋不要再問了,一定給大家一個合情合理的解釋。(未完待續。。)
第四百四十四章 曲江池畔
初春的長安,乍暖復寒。
城南的曲江冰融,眼前垂柳如雲,花色人影,青林重複,綠水瀰漫,長安士子游女們踏著仲春的草色暢遊曲江,正是又到了一年踏青的時節。
在曲江池畔,兩岸宮殿連綿,樓閣起伏,水波浩渺,池岸曲折。
京兆顯貴望族多在此修建別院,最著名的當屬京兆韋、杜兩家別院。
長安有民諺,城南韋杜,去天尺五。
韋家的大宅亦坐落於曲江池以南的少陵原,不遠乃是京兆杜家大宅,大宅四周青松圍繞,當時名臣柳芳所注的譜學中所言:帝城之南,少陵之陌,青青長松,韋氏之宅。
在當時韋宅在長安即已十分聞名,而少陵指的就是少陵原。在長安,少陵原,白鹿原,龍首原等並稱為五原,少陵原與皇城所在的龍首原南北而望,百年之後少陵原上還住過大詩人,此人自稱少陵野老,正是日後號稱李杜之一的杜甫,而杜甫也是出自京兆杜氏。
這日韋家大宅賓客雲來,原來是京兆韋氏家主韋圓成的壽誕。
韋圓成在前朝,先後任陳沈二州的刺史,後致仕,本來僅僅一名致仕刺史,不可能有這麼多李唐高官前來,但他乃是京兆韋氏的家主,而且襲了祖父韋孝寬,父親韋宗的爵位鄖國公。
韋孝寬對於北周而言,功高蓋世,力壓日後一系名將,乃是當之無愧的北周第一名將。
韋孝寬後,京兆韋氏更是顯貴。一直與大隋皇室結為姻親,如韋圓成三弟韋圓照。娶其前朝廢太子楊勇之女。其韋圓成堂叔前民部尚書韋衝,將女兒嫁給齊王楊暕為妃。
韋氏一門在前朝顯赫無比。到了今日亦是門庭深深。
李淵派人贈了厚禮,因自己有事不能前來,遣太子李建成,平陽公主李芷婉,齊王李元吉一併前來府上道賀。
韋氏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