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水冷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44部分,江山國色,竹水冷,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虜的高句麗士卒百姓也有兩萬多口,也是一併帶上南遷。這些高句麗人被擄離故土,不少人都面露悲色。
一路之上,李重九的大軍走得是慢慢悠悠,在遼東各城之間乃是轉了一圈。城頭之上,高句麗軍見李重九這浩大軍容,簡直好似武裝遊行一般,整城士卒都龜縮城內不敢迎戰,同時戰戰兢兢地期望李重九快走,離開自己的境內。
最後李重九率著大軍渡過遼水,返回了遼東,一路順利。
只是待事後聽說。當時高句麗大對盧乙支文德,親自率領帶著東南北三部褥薩從對新羅的南線趕回。以及靺鞨,契丹兩部援軍。一共十五萬大軍,猛追在李重九身後,前鋒騎兵追至遼河邊時,李重九大軍渡河時已有兩天,頓時連望塵興嘆都做不到了。
李重九對高句麗的再度大勝,不僅令李重九在草原威望更上一層,同時也震懾了遼東各部,特別是遼東在隋,遼之間左右搖擺的。契丹,靺鞨諸部,頓時意識到蒼頭軍,這新崛起勢力現在似乎已可以與高句麗都一扳手腕。
特別是粟末靺鞨,在隋時粟末靺鞨分裂,以突地稽一部依附隋庭,而其他部則是依附高句麗,但高句麗人一直待粟末靺鞨人一直不甚好,強令他們交納人參、貂皮、名馬、北珠、俊鷹、蜜蠟、麻布等等。
故而在此壓迫下。不少粟末靺鞨部都想背離高句麗,這一次他們看到突地稽在李重九軍中的重用,特別是這一次給遼西靺鞨的厚賞,以及陣亡將士的撫卹。更他們看到李重九待靺鞨人誠意如何。
於是部人在突地稽的鼓動下,
在李重九大軍返回遼水時,當下就有三支不下於千人的粟末靺鞨部落。從遠處趕來投奔突地稽,要求一併渡河南遷。其中最大的一部甚至有三千人之多。此外丁零族也是有不少人,特意南投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