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水冷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02部分,江山國色,竹水冷,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地的人才,幾位副考官,有時看到卷中之言,不是拍案叫絕的都有。
魏徵則是面露微笑,這一次郡試看來還是為涿郡網路的不少人才,自己身為郡守,能有幾名得力官吏幫忙,自是再好不過。
盧承慶則是心道。原來寒門,鄉野之中,也有不少人才,看來以後涿郡官場,非幾家士族可壟斷了。
而陳孝意卻是默默搖頭,畢竟這些人才都是拔入郡守府的,不能歸於刺史府麾下,如此不可惜了,但幽州能得此人才。也算對李重九的大業有所幫助。
溫彥博卻早就看好了幾篇,其中既有幾名才華不錯,切政見與自己相同之人,但卻遺憾未能入選計程車子。他想考後。就招攬他們為自己的屬吏,作為自己的幫手。
四名副考官各自心思不同,最後費了三天功夫。按照郡學與在野各五人的名額,評出了十卷放在李重九的案頭之上。
四名副考官。以及郡學祭酒周旭,薛萬述之弟薛萬淑等皆站在李重九案前。
長史溫彥博言道:“此次郡試郡學士子的卷子。要勝過鄉野賢才,以及士族子弟一籌,以下十卷皆是其中翹楚。”
李重九一面讀卷,一面聽溫彥博等人的稟報。
這十卷肯定是翹楚,文中水平至少是比自己要高的,李重九索性就先看每卷後六名考官的批准後,再行看卷子。
對於李重九而言,最重要是決定名次的大權,也就是主考官,必須讓自己擔當手上。
歷史上最有名的牛李黨爭,就是一個例子,兩黨擔任主考官之人,打壓敵黨士子,搞得科舉烏煙瘴氣。
之後宋太祖開創殿試,於會試後再來個親自取士。殿試排定名次,而不作黜落,就是要將人才取次之權,抓在天子的手中。如此參與過殿試計程車子,都可以說是天子門生,有了這層親近的關係。
同時也一定杜絕了牛李黨爭的局面。李重九此舉乃先行定下規矩,以免後人沖走前人的彎路。
與魏徵他們費時費力看每一卷而言,李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