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水冷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7部分,江山國色,竹水冷,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時隴西李氏雖尊,但還是不如四大族之眼,後李唐得了天下,才硬排了五姓七望,七姓十家,李氏靠前,其餘通通居後,但四大族裡卻不承認,仍是在內部自行通婚,後來甚至有了四大族中,寧將女兒嫁給九品官,也不願嫁給皇太子之事。

溫彥博言道:“涿郡的盧家,乃是山東士族之中,唯一與崔姓並列的門閥。北朝起,崔姓之勢力所在於青齊,而盧氏則在於幽州。當時北朝強極一時,北服整個北方大漠,南壓大江,但是對於地方上,仍必須委託四大族治理。”

李重九將手一止,言道:“我明白了,溫司馬的意思,就算我奪了涿郡,若是沒有范陽盧氏的支援,也是坐不穩涿郡,對嗎?”

溫彥博正色點點頭,言道:“正是。涿郡不同,上谷經過戰亂,已是殘破,地方士族多半也是遷徙,或者焚於戰火,至於遼西,遼東郡,地廣人稀,懷荒,御夷兩鎮,又多與番人為伍。太守不需思量地方勢力,但是涿郡之地,人口就有九萬戶,而地方官吏,百姓,郡兵都是親近范陽盧氏,太守要奪涿郡不難,但是真正據有涿郡,就必須有范陽盧氏支援,或者……”

說到這裡溫彥博停住了話。曇宗倒是個渾人,當下問道:“或者什麼?話也不說一半。”

“或者就是將盧氏連根拔起,一個不留!”姬川平淡地言道。

溫彥博向李重九拱手言道:“不可,使君心懷天下,需以仁義當先!”

王馬漢怒聲言道:“婆婆媽媽什麼,老子早就看那些門閥士族不過,王侯將相寧有種乎聽過嗎?什麼門閥出身,就可以將其他人都看作螻蟻,自己是鳳凰,我早看不慣這一套了,若是破了涿郡,我非要將這些眼睛長在頭頂的人,通通殺光。”

“大逆不道,此乃暴戾之舉,商紂之虐!非仁君所謂。”溫彥博疾聲言道。(未完待續。。)

第兩百五十一章 東西之爭

眼見眾臣們的爭吵不止,李重九決定暫時休會。晚上李重九決定前往溫彥博府上尋他商議。

到了府上,李重九不要門房通報,直入府內,見溫彥博正在府中庭院裡石桌上對酒獨飲,一副憂心忡忡的模樣。李重九見了當下上前言道:“溫司馬,獨飲好酒,怎不叫上我?”

溫彥博見了李重九當下言道:“聽聞使君海量,卑職哪裡敢找得使君。”

說罷溫彥博命小廝又取了一小杯來,若說飲酒,如溫彥博這樣雅士,都是一小杯,就上一點青梅雅飲。而王馬漢,胡人那般則是直接皮囊子拿了,或者是換上海碗牛飲,出身不同,品味也是不同。

李重九與溫彥博各自舉杯對飲,慢慢開啟話匣。

溫彥博一杯酒下肚,喟然言道:“使君,我幼年時隨父親,前往太原王家,一位縣公府上拜會,當時漢王未謀反,我太原溫氏雖有薄名,但比之太原王氏仍是遠遠不如。當時我在門內,遠遠王家數人各個皆持身份顯貴,趾高氣揚之狀,當時我暗暗言道,將來一定要出人頭地,改變我溫家的地位。”

到了這裡溫彥博頓了頓,言道:“後來我考取進士科,為先帝選中,在西京為官,可能是年紀大了,歷練多了,那時心底那股忿忿之意少了許多。使君,正所謂人不患寡而換不均。四大士族身據高位,子孫不需如何努力,就能繼父祖之蔭。身居高官。”

“即便是我也未嘗不嫉妒,又何況寒門之人。殺戮之事,當年爾朱榮已做過一次。但又如何。身後罵名滾滾,遭天下之忌。”

李重九明白溫彥博說的是河陰之變。李重九當下問道:“溫司馬以為我該如何做呢?”

溫彥博正色言道:“士族自曹魏而起,已經數百年了,其強大不僅僅在朝野上,也在於地方。如一大族在朝廷中沒有官吏任官,沒有被定品,那麼最多隻能稱為地方豪強。反之一族之中,有人在朝廷位居高官,但朝廷無人同族之人呼應。地方又沒有勢力,得位必然就不長久。”

李重九點點頭,能成為士族,首先有人在朝中好做官;其次經濟上擁有田莊,並佔有大量土地人口,二者缺一不可。如李重九就是很好例子,驟然為楊廣封為侯爵,但是背後沒有人支援,於是一下就被刷了下來。

士族在地方上的強大。還與朝廷有關,一直以來中央到地方,統治只是到縣一級,而一縣屬官除了縣令本人以外。皆是從地方充任,其他官吏皆為地方豪強或者士族中徵辟。實際上名為徵辟,實際上選擇餘地不大。而這樣情況換一般的縣還好,但若是縣令如盧氏這般強宗士族之地任官。基本就是俯耳聽命。

溫彥博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